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天地>班队建设> 详细内容

异乡过年也是年 就地同庆幸福年——东校区二20中队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1-03-03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记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东校区二20中队主题活动

春节将近,年味渐浓,游子的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浓,回家过个团圆年是国人挥之不去的情节。往年这个时候,大家已纷纷踏上归家的路途,向着团聚的日子出发。然而,境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国内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的不断出现,挡住了许多人回家的脚步。

为响应国家号召,从大局出发,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东校区不少外来务工子女与家长一道选择假期不流动,“留守”海安就地过年。为了让这些队员在海安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留下温暖、别样的“年的记忆”,寒假第一天,城南实小二20中队的小队员们就在辅导员老师卢月琴老师的带领下,为打算留在海安过年的小伙伴们送上了特别策划的“留守不孤单 欢乐齐过年”主题活动。

饺子,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队员们一早就跟家长一起准备好美味的馅料,要跟小伙伴们共享“饺子盛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也因地区差异而有着不同的演绎。安徽妈妈包的饺子透着徽派的清秀,山西妈妈包饺子的速度则有着黄土高原的豪迈,江苏妈妈们包的饺子裹着江南的水灵又掺着北方的厚重……队员们簇拥在家长义工身边,看得认真,学得仔细,包得用心。不同的地区,各样的形状,各色的味道,一样的是饺子中满含的浓浓温情。

最愉快莫过于可见的等待。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队员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大家围坐一起,品尝着亲手包的饺子,聊着家乡过年的习俗,谈起以往过年的趣事,情意暖暖,其乐融融。

中华文化的每一个佳节,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吃完饺子,收拾完毕,辅导员卢老师给队员们讲起了节日故事,将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播撒。

既是佳节,又怎能少了歌声?音乐老师陈柃宇带孩子们唱起了新年欢歌,将快乐幸福尽情表达。

来自安徽的小队员陈卓轩告诉海安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以前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过年,今年选择就地过年,本来还觉得有点孤单,这次和同学们一起包饺子、唱歌、听故事,他感受到了别样的年味儿,有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年味“不打折”!

辅导员卢老师表示:特殊时期,“就地过年”有利于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很多人在“走还是留”的两难选择中,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作为班主任,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缓解留在海安过年的队员们的思乡之情,在他们心中激荡起幸福的味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地也能过好年,小队员们也希望借此次活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就地过年”的队伍中,一起坚守,迎来春暖花开,拥抱“牛气冲天”的新一年。

 

 

 

 

 

 

 

 

 

 

 

 

 

 

 

 

 

 

 

<!--EndFragment-->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