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捏面人

发布时间:2014-01-2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 :《捏面人》
动 :《ga zi ga zi拉大锯》
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童谣诵读《ga zi ga zi拉大锯》由两声部的诵读组成,通过节奏练习为二声部的音乐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听、唱《捏面人》感受不同风格的地方童谣,并借此领豫剧的风格特点。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演、奏、念童谣《捏面人》,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谣的趣味性,喜爱童谣,并能自己编创童谣。
教学重点:听、演、念童谣《捏面人》。
教学难点:二部合作,编创童谣。
学情分析:自由度的把握;二部音量的控制,小组合作能力。即兴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口令变座位位置:练习听响板“嗒嗒嗒”变换位置。
二、童谣诵读《ga zi ga zi拉大锯》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拉大锯的游戏吧。
1、游戏:拉大锯
提示:两人一组对面做,双手拉在一起,一个手心向下,一个向上。听老师敲击的恒拍,以“ga zi ga zi ”作为统一动作的节奏号令,“ga”一拍倒向一个人的方向,第二拍“zi”倒向另一边。响板“嗒嗒嗒”变换位置。
2、朗读歌词
师:这是老人们带小孩玩的游戏,游戏时还要念着童谣呢。
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格子里字的个数,并自己尝试慢速地将之按照节奏读出来,熟悉后加快速度。
第一遍老师敲节拍 ,学生在心里读;第二遍读出声音。第三遍,有表情地读。(示范表情、对比两种声音、脸部表情。)
3、分组合作,加入二声部:
A、师:我们也来做这样的游戏,一边玩一边念吧。
先由老师念读童谣学生拉锯。
学生一组边玩游戏边念“ga zi ga zi”,一组念童谣,形成两声部。
提问:和前面的儿歌相比,这次有了哪些不同?
生:有了层次,变得更有趣、更好听了。
B、响板指令“嗒嗒嗒”。 一组变换位置念“ga zi”,一组不变念童谣。注意声部的层次,配声部要注意衬托,而不是大声的念读。
三、听《捏面人》
1、刚才我们玩的拉大锯的游戏是北方的游戏,今天老师要再给小朋友介绍一首童谣——《捏面人》,请你来听一听。
听《捏面人》
你听到了《捏面人》这首歌中除了唱还用了什么演唱方式啊?
生:念。师:有念有唱。童谣可以是说的,也可以是唱的,还可以是又念又唱的。
2、请你再来听一听,哪些是念的,哪些是唱的?
唱的摆动身体律动,念的拍手。
生:先唱再说。总结:先唱再念,念的部分还有一句唱的。
师:这一句唱的在念的结尾也出现了一次,你能学一学是怎么唱的吗?
生:学唱。
师:你能说一说这一句和其他的句子比唱起来有什么不同?
“拖腔”
这个呀是河南地方戏的特色,我们这首歌就是采用的河南豫剧的元素创作的。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河南的豫剧是什么样的呀?
听《花木兰》选段。
请你跟老师学一学唱戏的样子吧。唱并跟师做动作。一起学“你说是啥就是啥”并摇摇脑袋,为了唱的稳当,脑袋轻轻地晃。“啥”字的拖腔处叉腰摇脑袋,表现出神气十足的样子。
3、捏面人呀是一个传统的技艺活,是用面和米粉掺在一起,再涂上颜色制成的,现在已经不多见了。老师呀今天请了一位老爷爷来为我们展示,请看视频。
刚才老爷爷都捏了些什么?能不能用动作表示?
生:学各种人物形象。
和着音乐,在这几个字 “骑、吃、挑、妖” 处连贯地表演各种形象
①跟师念并做动作。
②配上音乐念,提醒注意音乐的速度。
4、听音乐表演
①请你听音乐跟着老师表演。念的部分拍节奏。
②再听,自己表演。
5、编创儿歌
如果老爷爷在你面前,你想要爷爷给你捏个什么?
老爷爷特别擅长捏人物和动物。生:……师:猜猜老师想要什么?出示:小白兔
老师特别想让老爷爷给捏个小白兔,老爷爷说,你要说的好听才给你捏,你怎么说?
“捏一个小兔蹦蹦跳。……”
你能像这样编一个自己的儿歌《捏面人》吗?
在我们编之前请你们给这个有趣好听的音乐加上伴奏?
出示:X   X  
      X   -
①念并用手拍
②拿出打击乐器试着合作
③合作:唱、奏、念、演一体。
④小组合作创作
四个人一组,按节奏编出自己喜欢的儿歌,四个人接龙完成一首。教师下位指导。
⑤展示。请准备好的同学展示。打击乐组伴奏,其他同学表演唱,展示组念自己的作品。评价,掌声。
⑥在请学生表演,人人可以参加,音乐循环播放,及时点评。
 
四、总结
小朋友的创作真了不起,编了这么多首歌!今天我们用唱唱、说说的方式一起听童谣、说童谣、唱童谣,你们开心吗?
我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童谣,如:课件。我们可以在今后的课中继续感受它。下课。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