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测量以及计算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把对周长的认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2.使学生在认识周长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测量并计算出平面图形和简单多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理解“周长”的含义
1.布置自学任务:请同学们自己学习课本第39页,同时思考:什么是物体的周长?请举例说明。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引导交流: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周长的认识?
指名介绍
板书:一周边线的长度
2.出示
提问:你能描述这几个图形的周长吗?
追问:如果要准确知道这里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周长是多长,你学得要怎么办?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量 算
小结:求多边形的周长就是求这个多边形的所有边的长度的和。
提问:圆的周长可以怎么测量呢?
可能方法:
A、用绳子绕
B、在直尺上滚
C、用软尺量
看来测量边是弯曲的图形的周长时,咱们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板书:画曲为直
三、拓展对周长的理解。
谈话:生活中你遇到过与周长有关的问题吗?
1.找与周长有关的信息。
提问:仔细观察这3幅图,你能提出与周长有关的问题吗?
举例:如果要求制作这个相框需要多长的铁条就是求什么?
要求包这个圆桌的边就是求什么?
求围这个小花坛需要多少栅栏,就是求什么?
2.操场的周长。
学校的操场的周长是多少,咱们可以怎么测量呢?
小明每分钟走80米,绕操场走了一圈用了5分钟。
你想到了什么?
四、全课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