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九》课案
《十几减九》课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交流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掌握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十几减九。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九的退位计算方法,初步建立抽象思维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构想:
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样,20以内退位减法对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领域的数学知识十分重要,是小学数学最为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年龄在7—8岁之间,天真、活泼、可爱、好动。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但少数一些学生还没有能建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通过情境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通过十几减九多种方法的探究,体会数学的多样性和有趣性。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如果你想儿童能够独立的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应该采取加强这种智慧品质的方法。”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在教育方法上应采取启发式。因此在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已经有了“做减想加”的这种经验感受和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还会算十几减几,这样所有的十几减几的之间联系一下打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知识和经验的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学预设:
一、 复习铺垫
10-9+6= 9+4= 9+( )=13 ( )+6=13
16-6-5= 9+7= 9+( )=15 ( )+8=14
根据学生的口答情况,有针对性的小结。
二、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获得了哪些信息?(大猴有13个苹果,小猴要买9个)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提问:现在你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个大家听吗?
学生汇报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写减法算式呢?
三、 探索算法 ,交流展示
1. 自主探索算法。
提问:怎样算出13-9的得数呢?请小朋友们先各自想一想,再和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以小组为单位一人想一种方法,比一比哪组小朋友的方法最多。随机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这个算式的得数呢?(数一数、用小棒或圆片摆一摆、动脑筋算一算或者想一想)
2. 汇报交流
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学具到展台前交流汇报。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最多。
学生展示,可能有下面几种方法计算:
(1) 从13根小棒里一根一根地数出9根,就还剩4根。
小结:他是一根一根地数的。
(2)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剩下的10根里拿走6根,所以还剩4根。
追问:为什么还要从10里面拿走6根。
(3)先从10根里面拿走9根,再把剩下的1根和3根合起来,所以还剩4根。
追问:为什么要把1个3合起来呢?
(4)先想9加几得13,因为9+4=13,所以13-9=4
追问:能听明白他是怎么算的?(算减法想加法)
谈话:你们今天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2-9=?,现在请小朋友打开数学书看看书上的计算方法和我们班哪些小朋友想的是一样的呢?
3. 比较提升
谈话:在书上的这么多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呢?
四、 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1) 提问:根据图下的算式,你看明白了什么?你打算怎样圈?动手试一试。
(2)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题。
(1) 提问:你看懂括线和问号的意思了吗?能把这两幅图表示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吗?
(2) 根据图意写算式。
(3) 追问:计算15-9和17-9时可以怎样想呢?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1) 出示一组算式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做下面的减法算式想上面的加法算式)
(2) 出示14-9,想一想要算这道算式可以想哪道加法算式呢?
(3) 最后出示9+9,学生口算出得数后,要求照第一组算式的样子,编一道十几减九的算式。
(4) 追问:运用这种做加想减的方法,你还会算十几减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4. 课件动画:小蚂蚁过桥
(1)谈话:(解说情景图),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参加我们的活动。可是它得先过一座桥,每块桥板上有一道十几减九的算式,它不会做算术题,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小蚂蚁的忙吗?
(2)先在题卡上计算,边做边说是怎样想的。比比看,谁能又好又快的帮助蚂蚁过桥。
(3)将十几减九的算式排成一竖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学说说题中算式排列的特点,再说说每一组的得数又是怎样变化的?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1)看一看,想一想,今天我们所做的计算题都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十几减九)
今后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你觉得哪种方法好用,算起来方便,速度快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2)想一想,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的?
课案设计与执行评价表
教学设计(课前) | 课堂执行(课后) | ||
简 洁 | ☆☆☆☆☆ | 简洁的形式 | ☆☆☆☆☆ |
清 晰 | ☆☆☆☆☆ | 丰富的意蕴 | ☆☆☆☆☆ |
流 畅 | ☆☆☆☆☆ | 灵动的创造 | ☆☆☆☆☆ |
丰 富 | ☆☆☆☆☆ | 充分的自主 | ☆☆☆☆☆ |
深 刻 | ☆☆☆☆☆ | 优质的效果 | ☆☆☆☆☆ |
合 计 | ( )颗☆ | 合 计 | ( )颗☆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