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发布时间:2017-05-0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7、“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2.会用减法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白其中的算理,即去掉相同的部分后可以得出多(或少)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磁性花片、两枝铅笔、课件。学生准备小棒等学具。

教学构想:

1.联系一年级上学期的知识,认识到对齐后一一对应着比,能一下子看出多几或少几。

2.通过多种途径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学具操作,可以画,可以摆等。

3.逐步演变为可以用减法计算,并借助直观建立图式,以便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算理,即去掉相同的部分后可以得出多(或少)几。

4.适当渗透数学中的对应、数序、统计等思想。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动手操作。

谈话:瞧,这里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抓花片的游戏呢。

(媒体出示:例题抓花片主题图。)

提问: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呢?

谈话:对,知道答案并不难。你能用手中的花片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多多少吗?

(指名用磁性教具摆,其他学生在座位上摆。)

2.交流算法。

提问:他(她)这样摆,能一眼看出来吗?是这样摆的举举手!(对黑板前学生)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请你指一指。(对大家)你们同意吗?

太棒了,掌声欢送他(她)回位,同时请把桌上的花片轻轻地收放到桌角!

提问:想一想,要求这边多出的4个,只要怎么算?

(板书:1284(个))

提问:对,12是谁的个数?8呢?128就得到了——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个数。(板书:多多少)

谈话:是的,既然这4个是多出的部分,那左边的8个就是和蓝花片个数相同的部分。要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只要用红花片的总个数去掉左边的部分,所以用减法。

3.反向描述。

提问:红花片比蓝花片多4个,那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几个?怎么列式?

指出:因为少了的还是这4个,所以还是从红花片里去掉和蓝花片相同的部分,也列成1284(个)。

二、尝试练习,理解新知

1.教学“试一试”。

1)数目较小。

谈话:如果他们抓得更多一些,(课件呈现)男孩抓了23个红花片,女孩抓了20个蓝花片,哪种花片抓得少?(课件呈现)红花片比蓝花片少多少个?你能闭上眼睛,先在头脑中摆一摆吗?

谈话:请睁开眼睛,(课件出示图)是这样吗?要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少多少个,可以怎么列式?23是什么,20呢?同意吗?

提问:想一想,求出的红花片比蓝花片少多少个,其实就是求蓝花片比红花片——多多少个。

补充课题:不管是多多少,还是少多少,我们都称为相差多少。(板书:少多少。)

追问:求谁比谁多多少或者少多少,也就是相差多少,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谈话:当花片的数量越多,我们摆的个数也就越多。当数量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画一幅更简洁的图来表示,想知道吗?

(教师在黑板上用两种颜色的粉笔画条形图,并请学生来指一指相差数在哪里,怎么算。)

2)数目较大。

谈话:(课件出示)如果男孩抓了85个红花片,女孩抓了30个蓝花片,(点击出示)两种花片相差多少个?你能在头脑中画一幅图吗?(点击课件)

谈话:(课件出示图)是这样画的请举手!

追问:(指贴出的花片)还需要像刚刚那样一个一个地摆、画或数吗?(有些麻烦)求他们相差多少,可以怎样列式?(点击出示算式。)

指出:一个一个地摆,太麻烦了,直接用减法计算,真——方便!这就是数学的独特的魅力!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谈话:今天,小动物们正在开运动会,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

1.图式练习。

①小熊是参赛选手之一,他一接到比赛通知后,就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它到爷爷家要走50步,到外公家要走80步。他到哪一家近一些,近多少步?

②小熊和好朋友小兔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顶层,小熊家住在33层,小兔家住在第20层,他们谁住得高一些,高多少层?

2. 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小熊参加了哪些比赛呢?瞧,它正和小猴正在比赛 “摘玉米”呢!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学生说图意,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接下来是什么比赛呢?请小朋友先看图,再说一说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教师提问:根据求出的“小熊比小兔少多少下?”,你还知道什么?

3)改编“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运动会上还有球类比赛呢,一起来看看准备了哪些球?

(出示表格。)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名口答。)

五、总结交流,体会收获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上好一节课,我们既要认真看、认真想,也要认真说、认真听。如果用3颗星到5颗星来表示你这节课的学习情况,你准备为自己打几颗星?

谈话: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希望大家每天都养成上好课的习惯,学到更多的本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