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发布时间:2017-05-23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两棵樟树。

这是上海宋庆龄故居里的两棵樟树,当周恩来劝宋庆龄同志搬家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出示: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二、 细读课文,感受樟树的外在美。

1.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让宋庆龄如此的不舍呢?

【出示:这是两棵(       )的樟树。】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轻声朗读课文的45自然段。

2.能用文中的词语说一说吗?

【屏示: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板书:蓬蓬勃勃

3.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樟树长得蓬蓬勃勃?(第4自然段)

出示:

小组合作学习

1. 一人读,其余人用 “——”画出能体现樟树长得蓬蓬勃勃的词语或句子。

2. 画好后交流自己所画的词句,并说说理由

(读后组织交流)

4.教学预设

【出示“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预设:

A “粗壮”、 “四面八方”或“远远的”

*从“四面八方”看出什么?

*“远远的”又可以看出?

 *谁来读好这句话?

 * 让我们一起读出樟树的枝繁叶茂,蓬蓬勃勃。齐读。

B“稠密”

*“稠密”让你知道了?

* (看图)瞧,这就是樟树的叶子,它们一片挨着一片,多稠密啊。

* 再来瞧瞧它的颜色,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绿色?

* 谁能读出这种体会?

* 生机勃勃的绿叶多么美呀,女生一起来读一读。

C“绿得发亮”

* 从“绿得发亮”中你读懂了什么?

* (看图)瞧,这就是樟树的叶子,它们一片挨着一片,多稠密啊。

* 再来瞧瞧它的颜色,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绿色?

* 谁能读出这种体会?

* 生机勃勃的绿叶多么美呀,女生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每一根枝条都是那么粗壮,每一片树叶都闪着生命的光泽,一起读!

5.读到这儿,你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樟树?

6.这两颗樟树仅仅在温暖的春天这样生机盎然,仅仅在宜人的秋天这样蓬蓬勃勃吗?

板书:四季常青

【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春天,万物复苏,樟树绿意盎然。

夏天,—————,樟树————。

秋天,落叶飘零,樟树郁郁葱葱。

冬天,—————,樟树————。】

指名交流:

是的,一年四季,樟树都是这样蓬蓬勃勃,用书上的话说就是?

【出示:“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在樟树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遭遇哪些恶劣的环境?

【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同桌练说、指名交流。

6.是啊,不论生存环境如何恶劣,樟树总凭借着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勇敢地与大自然斗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让我们在朗读声中再细细地体会。齐读第4小节。

7.看着画面,试背诵。指名背诵。

8.这两棵樟树,不但外形美,还呈现出生命力的美,难怪宋庆龄同志说——

【出示: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8.这两棵樟树还有什么可贵之处,让宋庆龄如此舍不得?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第五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感悟樟树的内在美。

1.谁来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学生交流书上的原句。

这些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起来怎么说?

板书:拒虫香气 永久保持

2.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出示: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3.樟树的这种品质多可贵啊!引读: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时,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即使当它制成家具时,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4.这就是樟树的的特质,这就是它的高贵之处。你家里也能发现樟树的踪迹吗? 

5.是的,不仅在你们的家里,在医生做手术的缝线里,在编织渔网的丝线里,在各种胶卷胶片中,都有樟树的身影、味道。不管樟树以哪种形式存在,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只要这木质——,虫类就——。(引读这句话。) 

6.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这里指的是什么?——(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大家看第5自然段,除了写樟树,还写了什么?(石榴)

7.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明明写樟树,可在这一自然段中还要写另一种树?

8.女生读写石榴树的句子,男生读写樟树的句子。再次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

9.小结:樟树的蓬蓬勃勃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外在美,而樟树凭着自身永久保持的香气,成功地战胜各种害虫,又让我们感受到它难能可贵的内在美。

10.难怪宋庆龄会说——【出示: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1.所以在宋庆龄的故居,一直保存着这两棵樟树。【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读。

2.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用上 “瞻仰”(红显)?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

板书:瞻仰

3.人们去瞻仰宋庆龄故居时(点红留影留念,永久的纪念)为什么爱在这两颗樟树下留影纪念?

4.所以,人们在这两颗樟树前留影是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板书:崇敬

5.现在让我们再回到课文,自由读读第四五自然段,结合宋庆龄的事迹想一想,宋庆龄与樟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6.小结:同学们,宋庆龄不就是一株美丽的樟树吗?她的一生像樟树一样顽强不屈。她的美德像樟树一样芳香四溢。所以,当周恩来同志劝她搬家时,她不肯,深情地说——【出示: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五、总结升华

1.总结写法:让我们回到课题看一看,题目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作者明着写樟树,其实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像这样的文章、诗歌还有很多。

补充阅读: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读过了著名作家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来说说这篇文章作者是借什么写什么呢?

(机动:像樟树一样有着高贵品格的还有松、梅、菊、竹、荷花……说说这些事物有什么样的品质,让你想起了什么人?)

2.总结:同学们,樟树是美的,宋庆龄是美的。让我们永远记住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永远记着这位20世纪伟大的女性----宋庆龄!

六、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必做★

1.背诵课文。

   ★ ★

2.联系樟树的品质向家长介绍宋庆龄。

选做★ ★ ★

3.学着课文三、四两小节的样子写一种植物(松、梅、菊、竹、荷花……)。

板书: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瞻仰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崇敬   拒虫香气 永久保持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