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黄鹤楼送别

发布时间:2018-01-0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1、学习部分生字,理解部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熟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通过文诗对照初读课文,初步领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重点难点】

读正确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领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

这首歌歌名叫《烟花三月》。听了这首歌,想到了哪首诗?对,这首歌就是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内容改编创作的。这首诗我们应该熟悉。画面中那不停晃悠的植物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柳?(古人离别时折柳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和对对方的祝福。)

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过送别诗,你记得哪些名句?

一、复习,导入,揭题

1.离别时,有人惆怅,依依惜别,有人把深情藏在心底,对朋友百般安慰。出示诗歌。

2.指名读。

你觉得这首诗流露出什么样的感情?

3.揭示课题。

这首诗藏在一篇课文中,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叫它“文包诗”。这篇课文是——

4. 齐读课题。生读。

    5.介绍黄鹤楼。

谁送谁?

大诗人李白才华横溢,他年轻的时候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时,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十二岁,但年龄的差距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交往,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经常一起饮酒作诗,成了好朋友。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一天,孟浩然要离开李白去扬州,李白赶来送他。他俩真是难舍难分,话别的场面非常感人,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需要老师范读,听听重音、停顿、语速等是如何处理的吗?)

2、小组合作读课文。一人读,三人听。比比谁读得最正确、流利、有感情。

3.  检查生字(先来看看生字读得准不准)

出示:

     暂时     友谊     伫立

     暮春三月   孟浩然   饯行

1)这是课文中的部分生字词,谁来读一下?注意纠正“谊”“孟”的读音。)

2)指名读,谁再来读一读?

3)一起读

4)“饯行”是什么意思?谁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给它换个词语。

出示: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送行)

“饯行”与“送行”划等号还是约等号?有什么不同吗呢?

5)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换词比较理解了“饯行”,请你也用这种方法理解“伫立”的意思。

出示: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站立)

“伫立”和“站立”有什么不同吗?

6)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谁来说一说,可以用上这些词语。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简单地介绍事情的经过。)

4.师:把字词读准是学好课文的基础,下面这些词语你认识吗?自由读一读

出示词语:

烟雾迷蒙  杨柳依依  俯临长江  依依惜别  誉满天下按捺不住

繁花似锦  沙鸥点点  飞檐凌空  永世不绝  一饮而尽脍炙人口

(1)师:谁来读一读?相机纠正字音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比(标上“捺”的读音)

2)在这六组词语中有一组词语描写了黄鹤楼,是哪一组词语?

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呢?看看图片说说你的理解。(生交流)

(3)小组学习其他的词。大家互相帮忙。

(4)有哪些词小组里也无法解决?脍:切细的肉,炙:炒熟的肉。脍炙代表什么?

如果这个词用来形容诗文呢?

2)师:其实一个字,一个词,都是有着感情的温度的,你能像这样结合你的理解把这些词语的味道读出来吗?这个过程可以省略。)

师:我们合作来读一读,

3)师:一组词语可以组成一个画面,一个词串可以讲述一个故事。我们再来上一级台阶,一边读词语一边想象词语所描绘的画面,通过你的声音把这些词语所描绘的画面和情景读出来。

三、诗文对读,初步感知诗意

过渡: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出示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根据刚才我们读词语读课文的方法,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呢?

2.谁愿意来读这首诗?谁愿意再读? 3.这首诗的意思你明白了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每一句诗的理解吗?

5.这些句子的意思我隐隐约约都能在课文中找到,请大家再读课文,把文中相对应的句子画下来。

6.请人读读你找的句子。

师:我们分组来合作一下,女生读左边的文,男生读右边的诗

一二两组与三四组配合读。

7.阳春三月,友人离去了,再美的景色也黯然失色,再多的不舍也得割舍,这真是——

出示古诗: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李白凝望着渐行渐远的小舟,心中空荡荡的。孤独的他只能对着那小小的孤帆喃喃自语——

师:白帆随着江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一江春水向东滚滚流去,依依杨柳在微风中摇曳,点点沙鸥在江面上盘旋,可是,李白转念一想,也许我和孟夫子还会有相见的一天!所以,他心情又激动起来,他站在江边大声吟诵——

四、指导写字

师:诗和课文会读了,我们一起来练习写字。

1.汉字是由笔划组成的,写好横平竖直仅是第一步,要想把字写好看就得注意笔划的韵味,比如一个口,(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口”)(第一笔就要稍稍往里斜,第二笔横折也略向里斜,第三笔一横封住,收笔顿一下。)

2.生练写一个

3.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也带有“口”这部分,比如这一课的生字“唯”(师范写)师边写边说:书写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口的位置,大小,还要注意怎样把它写好看。

4.生练写“唯”

5.我们不仅要写好小小的口,也要写好方框儿,我们来看看今天学的古诗里面有哪些字也有“口”

6.让我们工工整整地把这首诗抄写练习纸上,注意写好每一个字。

7.同学们,纵观全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惜别之情的?明天我们再讨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