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冷热与温度

发布时间:2018-06-0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科学课本P16-17

教学目标:

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能够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1.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秒表、记录表。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的冷热

1.活动: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再同时插入温水中。

2.学生活动并交流。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要想知道水的准确的冷热程度,你有什么好方法呢?

3.小结并揭示课题:人们通过手眼等身体器官能感觉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

二、测量水温

1.提问: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不能,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来进行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2.测量三杯水的温度。

出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

小组合作分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

3.交流测量结果。

三、再现“热水变凉”的降温现象

1.出示一杯的热水,学生演示测量水的温度。教师提醒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2.提问:如果继续测量会出现什么现象?

四、研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

1.启发:如果每次测量间隔的时间相同,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呢?

2.小组合作,猜想“热水变凉”的降温情况,并要求各组做好记录。

3.班级交流各小组猜想情况。

4.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

5.班级交流,明确注意事项。

五、绘制“热水变凉”的降温折线统计图

1.启发: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整理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大家从这六个数据发现了什么?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

2.学生根据各自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绘制“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

小组分析记录表和曲线图,讨论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原先的猜想进行比较。

交流发现:温度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的,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六、课堂小结

再次预测: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是否一直这样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水温究竟下降到多少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