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认识厘米》

发布时间:2019-01-02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1—6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厘米量比较短(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产生测量的需要

师:(出示一年级上册数学书第四页)这是咱们一年级时学习的内容《比一比》,还记得咱们是怎么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吗?

生:把绳子拉直,一端对齐,另一端长的绳子就长一些。

师:是啊,只要把绳子拉直,再对齐,咱们就可以把这两根跳绳看成两条线段。你能一眼看出谁长一些吗?

师:(出示另外两条线段)对啊,差距很明显。

那这两条线段呢?你能一眼看出来哪条线段长吗?

1:横着的线段长;生2:竖着的线段长。

师:到底哪一条线段长一些呢?你能想办法来验证你的观点吗?

生:用尺子来量。

二、体会标准统一的必要性

师:可古时候人们还没有尺子呢,那古代的人是怎样知道物体长短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看了古人的测量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生:古人很聪明,想到了这么多测量长度的方法。

生:每一种测量时用的物体都不一样。

生:每种物体各自的长度也不一样。

师: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这样人们在交流时可能会发生什么状况?

生:可能会有矛盾,比如用脚来量,但每个人的脚不一样长,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师:是啊,方法多虽然好,但也给人们的交流造成了麻烦,有时还会发生争吵。所以有些古人就用小树枝做成小棒,用来量比较短的物体。

师:比如要量这根兽骨的长度,他们就用同样长的小棒,一根根地搭上去,看,这根兽骨有几根小棒长?

生:4根

师:那你们会用小棒来量吗?课前,我请两位同学用小棒分别量了两条线段,女生量的是3根小棒长,男生量的是5根小棒长,你能判断谁量的线段长吗?

生:5根要比3根长。

师:理由?生:5比3大。

师:比较数的大小,太简单了,真的是这样吗?请看一一(课件出示)你有什么想法?

生:量的小棒不一样长,所以男生量的比女生量的线段短。

师:看来要比较线段的长短,如果用小棒来量,小棒的长度要怎么样?

生:一样长

师:是啊,标准统一很重要!(板书:统一标准)所以人们就规定了,在测量很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就用这么长的小棒来量(出示1厘米长的小棒),感觉怎么样?

生:太短了,就一点点。

师:是呀,放在投影上看一看。现在看清楚了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以这种小棒的长度为测量标准的知识。知道这根小棒的长度吗?

生:1厘米。

师:没错,这根小棒就是1厘米长。孩子们,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厘米也可写作1cm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厘米。(板书:1厘米 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构建1厘米的长度观念

1.看一看

师:1厘米长的小棒大家都觉得太短了,现在请每位小朋友从信封一根仔细瞧瞧。

2.比一比

师:1厘米好短呀,怎样才能记住1厘米的长度呢?

师:拿在左手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两手指轻轻地夹着小棒,然后拿掉小棒,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再把小棒放上去,拿下来。

3.想一想

师:请把小棒放在桌上,再请大家闭上眼睛,在头脑里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睁开眼睛看看,刚才想的和实际的1厘米一样长吗?

师:再请每位小朋友拿出右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并用小棒去验证一下,看看你比划得怎么样。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记住1厘米的长度了。我们身边你能找到1厘米

生:直尺上就有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田字格一条边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小手指1节的长约1厘米大拇指指甲的宽大约1厘...

师:原来我们身上也有1厘米,这个发现可重要了,当我们忘记1厘米有多长时,就可以看看身体上的这把小尺子。

、自主感悟,掌握测量方法

1.在直尺上找1厘米或几厘米

师:刚才我们发现直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吗?谁来指一指。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师:这里有许多1厘米,那你能从中找出2厘米吗?(学生举例)

师:你们找得可真快!那么5厘米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呢?(学生举例)

师:每人从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0厘米,用一只手比划一下;再用另一只手比划出1厘米,比较一下,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生:1厘米太短了!

生:10厘米比1厘米长多了。

生:10厘米里有10个1厘米。

2.学生尝试测量,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师:你们的感觉真不错!这是咱们课的一开始遗留的一个问题,哪条线段长一些呢?咱们可以怎么来解决?

生尝试用直尺来量,再小组交流汇报。

师:对于刚才他们的回答,你们有什么疑问或补充吗?

师:老师有个疑惑,为什么一头对着0,另一头对着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师:想一想,当小棒的一头对着直尺的刻度 0,另一头对着刻度 5,那么,这根小棒中包含了几个1厘米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学生数完后,发现里面包含了5个1厘米)

师:如果另一头指着刻度 7呢?

生:它的长度里包含了7个1厘米。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小棒的一头指着刻度 0,另一头对着刻

度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吗?

生:因为一头指着刻度0,另一头对着刻度几,它里面就包含了

几个1厘米。所以,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有多种测量方法:

师:原来测量长度还有这么大的学问,现在谁能说一说咱们刚才是怎么测量的?

1: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一头,另一头指着几就是几厘米。

2:还可以直接对准其中一个数,然后看指到几,就用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这样就知道是几厘米了。

只有一种:

引导:如果我把直尺的一段对准刻度4,这样另一端指着12?这样测量对吗?可是量的结果是12厘米呀?你是怎么想的?

生:应该用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这样发现还是8厘米。)

师:为什么要减4呢?

生:因为是从4开始的,前面的4厘米不能算进去。

发现:也就是说这个8厘米就是指里面有8个——1厘米。原来咱们这两种方法都是看这根小棒里面有几个1厘米,只是一头对准0更方便。

3.画一画

师:掌握了这种方法,你能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吗?

你是怎么的?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同学画的线段是这样的。

发现,当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说比6厘米短一些,比6厘米长一些,是大约6厘米。

五、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师:厘米是量比较短的物体,如果是量操场那么大的地方呢?量比1厘米还短的物体呢?这些都等着我们今后去发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