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长句子的节奏。
2.认识本课13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3.掌握心字底、广字头2 个新偏旁;会写“吃、主”等7 个生字,掌握1个新笔画“横折弯”。
4.在语境中加强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体会人们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读准长句子的节奏。
2.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在语境中加强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
在学习中体会人们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记叙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1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第2段写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第3段写乡亲们饮水思源,立碑纪念,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取自井旁的碑文,是村民们用来纪念“挖井人”毛主席的。“吃水不忘挖并人”这句话不仅指吃水这件事,还表达了乡亲们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故事发生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可以借助文中插图和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第一课时
板块一 听历史 识伟人
1.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的革命历程。)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他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毛主席”。
我们现任主席是谁?(教学“主”)
2.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
板块二 读课文 知故事
一、读好课题,准确理解
1.教师写生字“井”,学生认读,注意读准后鼻音。
2.学生说说“井”是什么样的,结合书中插图与古文字,“井”字就像一口井。
3.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1) 比较“吃水”与“喝水”。吃水不仅指喝水,还包括生活上的用水。(写字教学“吃”。)
(2)认识“忘”,因为用心记住就不会忘记,所以“忘”是心字底(相机教学新偏旁心字底)。读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语气来(突出强调“不忘”两字)。
(3) 通过朗读告诉我们吃水不能忘记谁? (突出强调“挖井人”)
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提示: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它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它们。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内互相抽读生字。
要认识的生字: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亲 战 士 面主 江 住 没 以
(2)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
3.由字到词,认读词语
师引读:课文中有这样一些人一一乡亲战士 毛主席
师引读:课文中有这样几个地名——江西 瑞金 沙洲坝
师引读:课文中还有这样一件事——吃水挖井 立石碑
4.比赛朗读,读通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①第一段相机讲解“江西、瑞金、沙洲坝”之间地理区域的大小关系。
②第二段相机讲解词语“乡亲们”、“战士”,扣住“很远”补充距离“几公里外”来证明人们的“吃水难”。
③第二段借助语句“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进行填空练习,谁带领谁和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由此联系词语“战士”,填空“毛主席带领战士与敌人打仗”这就是词组“领导革命”。
④毛主席带领人民打跑了敌人,人民自由了,这就是( )。填空解释词语“解放”。
(2)每读完一段教师及时点评,请他们说说自己读好的原因。
板块三 识新字 写新字
一、指导书写
l.老师板书生字“主、住”,观察比较,识记字形。
2.指导写好“主”,起笔点是“主”的中心。可以借助辅助线,让学生发现竖与点在一条线上。
3.观察“主”在“住”中的字形变化,在田字格里描红、仿写。
4.观察“以”,借助笔顺图,强调左边的笔顺。“以”的书写关键是第二笔点的位置:与竖提的提形断意不断,上下遥相呼应。引导学生扩词: 可以、以为、以后、以前。在田字格里描红、仿写。
二、学生描红、临摹。
1.教师播放音乐,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势。
2.指导反馈,继续练写三遍。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再读词语 回忆课文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7个生字,让我们和这些词语朋友打个招呼,你们愿意吗?
2. 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城外的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
板块二 解读课文 质疑问难
一、解读课文 质疑问难
1.再次朗读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
预设:
(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
(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二、置身课文 充分体会
1.出示水井图片: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谁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句子)
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读得比他好。
2.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啊!
3.小组讨论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小组自由汇报。
4.补充故事: 一天,毛主席在村子的小池塘边散步,看见一位老乡在舀水,毛主席皱起了眉头,他轻轻地走过去,问道:“老乡,这水这么脏,这么少,能用吗?”老乡摇摇头说:“哎,没办法,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一担水要走好几里路,一来一回要花上半天时间呢。”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让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想怎样读?
课件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多形式多次朗读)
6.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乡亲们最想怎么样?(补充句子)
7.毛主席见到人们面临着缺水的困难,他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有了这口井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8.过渡:今天,老师把这又清又甜的井水带来了,谁想喝?
喝了这口水,你想说什么?
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
喝了这口水,你感受到了什么?
喝了这口水,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
喝了这口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
乡亲们都高兴地喊了起来: !
9.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读一读第1、2自然段。
三、伟大主席 深切怀念
1.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怀念他的呢?
(1)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2)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
2.引导:谁知道石碑上说的“不忘挖井人”的人指的是谁?(沙洲坝的乡亲们。)
3.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指导学生理解“时刻”这个词:新中国成立以后,沙洲坝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饮水思源,忘不了是毛主席为他们带来了新生活,于是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4.引读:当他们看到这口井时,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情景历历在目——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当乡亲们喝着那新鲜的井水时,毛主席仿佛微笑地看着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人们想念毛主席,尊敬毛主席,一股股暖流在乡亲们的心中激荡——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5.小结: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游客到瑞金参观,而且一定要喝上一口井水。不仅仅是沙洲坝的人民怀念毛主席,全国人民也忘不了毛主席。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
6.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把课文齐读一遍。
四、体会情感 深化提升
很多年以后,人们会在何时想起毛主席呢?
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美好的生活。记住所有爱我们和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先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恩情。
板块三 分类指导 学写汉字
1.识记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按照偏旁归类并结合形声字特点识记“吃、叫”和“江、没”。尤其是“吃”的字形,可以让学生编顺口溜“一吃掉气的横”来记忆。
2.指导书写。
归类发现特点:口在左,书写时位置偏上:“吃”的第六笔横折弯钩的折稍斜;“没”,注意新笔画横折弯。
3.书写反馈,继续练写三遍。
4.拓展练习
①读一读,想一想,也学着写两个。
蜜蜂—— 水井——井水 奶牛——
②填一填。
解放 ,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水不忘挖 人,时刻想念 。
③读一读,记一记书后词语。
水井 井口 叫声 叫好乡亲 亲人 主席 主人上面 面前 战士 战友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