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2页例15、练一练 和第73页练习十一第4~8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掌握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2.经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能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构想: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分数大小的比较,但那时只限于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单位的大小比较。本单元教材曾多次安排分数与小数、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大小比较活动。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的基础上教学本课,重点应落在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而产生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探索交流中掌握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体会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会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的大小比较
素材1
小芳身高 米,小明身高 米;小芳吃早饭需要 小时,小明吃早饭需要 小时。
问题1:小芳和小明,谁比较高?谁吃早饭用的时间比较多?
学生活动:
1.学生独立比较。
2.思考、比较这两组分数有什么特点?
3.交流:这两组分数分别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比较的依据是什么?
师:前一组同分母分数是怎么比大小的?后一组分数又是怎么比的呢? 为什么小于 ?
实施要点:
在学生比较出两组数的大小后,要引导学生结合分数的意义说说比较的依据:分母相同,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分数单位多(分子大)的数就大;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分母大),每份数(份数单位)就越小。
板块二:主动探究、交流共享
★理解题意
问题2: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怎样才能知道谁看的页数多呢?
学生活动:
学生读题,收集信息。
小组交流。
实施要点:
交流时要引导学生说一说 和 的意义,明确它们都是把同一本书的总页数看做单位“1”,所以只要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就可知道谁看的页数多。
★探索方法
问题3:这一组分数跟刚才的两组分数有什么不同?你准备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学生活动:
1.学生自主探究比较 和 的大小方法。
2.组织交流,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集体反馈,汇报结果。
实施要点:
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 和 的大小方法。如果学生感到困难,也可以提示:如果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小芳看的页数有没有超过总页数的一半?集体反馈时要充分展示学生们的比较方法,让学生阐述比较的理由。
板块三:巩固应用、及时提升
★按指定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活动:
1.学生自主练习。
2.集中展示、评点。
3.思考:这两题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比较思想?
实施要点:
在学生正确比较出结果后,要引导学生理解:通分后再比较的实质是将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后,比较分子的大小就是在比较份数的多少,份数越多,分数就越大。同分子分数就是份数相同,要比较大小就是要比较分数单位的大小,分数单位越大,分数就越大。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活动:
1.学生独立地完成练习。
2.集中展示比较的过程。
3.反思比较方法的优劣。
实施要点:
要充分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题目说说为什么选择这种比较方法。
★讨论筛选,找出基本方法
问题4: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有多种,这些方法有哪些不足和局限性?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活动:
1.学生讨论。
2.小组交流。
实施要点:
本过程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会:画图比较比较麻烦;与中间数比不具有普遍性;先通分再比较既普遍适用,又比较方便。
师: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一般可以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板块四:课堂回顾,激励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自我评价一下。
实施要点:
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交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