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四年级语文习作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6-13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习作7》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能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2、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3、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的体验、感受更清晰,能组织成文。

难点:习作指导过程中,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教学准备:

1、学生座位不变,讲台排成长条会议桌型,桌上放若干玻璃水杯,桌下放热水瓶若干(热水瓶中装冷水,并对学生保密)。

2、学生每人准备一块蒙眼的布,或黑色胶带。

教学构想:

通过做一次盲人,完成倒一杯水拿到自己桌上的任务体验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学会修改习作草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体验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自己独特的感受。

2、学习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3、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

一、明确体验要求

1、本堂语文课我们要来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有兴趣参加吗?瞧这架势,一定有意外的收获等着大家呢!

2、公布体验项目:做一次盲人,完成倒一杯水拿到自己桌上的任务。

3、立体验规矩,出示:

1)体验过程中,记住你始终是一个盲人!

2)体验过程中,必须听从指令,拒绝交流!

3)体验过程中,可以思考,把每一个感受在脑子里备份!

请思考30秒,能做到的,严阵以待!

(立好规矩,让学生明确规则的重要性,尤其是30秒钟的“规矩记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而更好地转化成活动过程中的自律行为。)

二、展开体验活动

1、在半分钟后你们将成为一名无助的盲人,请再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吧,记住这个教室每个方位的布置,可能你在“失去光明”后,会非常需要这份记忆!(静静观察30秒)

  (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2、蒙上眼睛,预祝大家都能出色地完成体验任务!

3、体验一:预设的困难

现在你就是一位无助的盲人,将要走上讲台,倒一杯水,然后端着水回到自己的座位,这一路,你会走得如何艰难?你想过了吗?好好地思考一下吧。(思考3分钟)

4、体验二:任务的艰辛

1)马上要开始接受任务了,先请第一横排的“盲人”同学站起身来,后面的“盲人”同学凭借自己的直觉,也可以伸出手来摸索,如果你确定前一位同学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座位,那么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静静地用脑子和耳朵去认识这个社会吧!活动开始!

2)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语言辅助引导:

 A、如果你是一位“盲人妈妈”,你的孩子饥渴难忍,你要立刻为他倒上一杯水;

  B、你没想想这是一杯怎样的水吗?万一……

  C、听,这个声音,你应该猜想得到,你的“盲人同学”遇到了什么状况;

D,还没轮上你,你有没有一种焦躁感?是不是非常渴望有人提醒一下,该你上场了;

  ……

 (教师感性的语言情境引导,让学生的游戏心态越来越被真实的体验心态所替代。语言的刺激能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思考也会更接近自然、人性。而这些思考,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习作的素材。)

 5、体验三:盲人的生活

  (1)同学们都完成了体验任务,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你们的体验只是盲人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盲人还会遇到怎样的艰辛呢?(静静思考1分钟)

  (2)摘去蒙眼的布,回到光明中来,观察教室后,请表达一下你的感受。

 (让思考形成一种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习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三、回忆体验过程

  1、对教室进行简单地清理,边清理边回忆刚才的体验过程。

2、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做任务前做任务时做任务后

3、选择体验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交流。

 (帮助学生梳理一下思路,在习作的谋篇构段上作个引导,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学生自己去书写,过多的扶反而会失去一些个性化东西的出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还要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

2、学会修改习作草稿。

一、书写体验之旅

 1、刚才同学们在体验过程中思考的肯定要比交流的多得多,提起笔,开始习作,注意:着重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学生习作

二、分享体验甘苦

  1、《“护蛋”》引路

  (1)阅读例文《“护蛋”》,小作者写了些什么?(逐段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自己的做法;自己的担忧;同学的“碎蛋”经历……)

  (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情节?

   (3)小结:只有写出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你的文章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上着力。)

  2、阅读自己的文章,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

 3、自改,把遗漏的感受添加进文。

 4、同桌互改:

1)语句是否通顺;(2)标点运用是否得当;(3)错别字;(4)分段是否合理。(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

  (《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习作第二学段所强调);“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第三学段所要求);“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5、作文誊写。

三、拓展体验思路

  1、生活中我们可以参与体验的活动还有很多,如当一回聋哑人、残疾人;当一回小老师;当一回家……说说你最想体验的活动。

 2、体验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就像老师帮大家准备的体验盲人活动一样,给你的体验活动列个体验提纲或者定个体验方案吧。小组合作讨论。

 3、利用课后时间,自主体验,需要的话,老师可以给于一定的帮助。希望你们能把自己的体验过程记录下来。

学生习作:

(选取的这几篇习作都没经过我的修改,所改的只是一些错别字和标点。)

艰辛的任务

又到习作课了,许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次不寻常的体验——体验盲人

体验前,我有点兴奋,又有点紧张。老师让我们把眼睛蒙住,我心里忐忑不安,怕遇到什么困难。老师又让我们走下自己的座位,倒好一杯水放在课桌上。

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盲人”开始行动了。我走的第一步在想,我会不会摔倒,第二步又在想瓶子里的是热水还是冷水,万一是热水,烫到了手怎么办?当我走到热水瓶旁,先拿好杯子,再拿热水瓶,可我怎么摸也摸不到,我好着急啊!但最后还是被我摸到了。可倒水时,因为水倒得太多,所以就溢了出来,水溅到了我的裤子上。走回头路,刚走第一步没什么事,第二步跟同学相撞,水差点翻掉。好不容易才安全到达座位。可我手一挥,一不小心,水翻了,摸着打翻了的水,我觉得有点难过,怎么说,这杯水也是我辛辛苦苦倒来的呀,可这么一挥,全都没了,唉。

你听,“滴,滴”,肯定是一滴滴水从桌上滴下来了。还有“哗”的声音,一定是两人相撞,水翻了。我真为他们捏一把汗呀。

我把胶带从眼上取下来一看,教室变了样,地面上都是水,而且乱得不成样,老师让我们把教室整理干净。在整理时,我想,盲人太辛苦了,光倒一杯水就要花费那么大的力,更何况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还不止这些呢?今后我见到盲人一定不会嘲笑他们,而且还会帮助他们,让他们在黑暗中也有一丝温暖。

  (这是一篇中等习作,体验过程流畅,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只是句子间缺少些过渡。)

 

一次盲人体验活动

这节语文课,全班同学都要体验做一次盲人,完成倒一杯水端回座位的任务。规则是,在体验过程中只能思考不能交流,也不能睁眼。明确游戏规则后,同学们蒙上了眼睛。

我也蒙上眼睛,准备着。我的心在“怦怦”地跳,即兴奋又害怕。从自己的位子上到讲台前,距离并不远,可我现在是个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段路现在对我来说很长,我会顺利走完吗?还是会遇到一些麻烦?如果摔跤了怎么办?这些都是未知的。

体验终于开始了,老师先让第一横排的同学体验,接下来就靠我们自己来分辨前面的同学是否完成任务,如果撞上了前面的同学也许就功亏一篑了。听,有脚步声,“盲人”们开始行动了,他们走得很慢,大概是怕撞到桌子。脚步声越来越轻,我想“盲人”们开始倒水了.

水声渐渐停息,缓慢的脚步声又重新响起来,“盲人”们又回到座位上。接着是第二排、第三排……

我好紧张,不停地摸索着,想知道前一个同学是不是已经完成任务了。如果走得早了些就会和前一个同学撞上了。忽然我听到旁边有脚步声,以为前面的同学完成任务了,又不敢确定,又摸了摸,哎,他还是没有动。我便胡思乱想,热水瓶会放在地上还是桌子上?我会不会拿了别人组的杯子?

我想啊想,又过了一会儿,我感觉到前面的位子空了,赶紧用手摸了一下,真的没人了,总算要轮到我了。不一会儿,传来一阵轻而缓慢的脚步声。等脚步声停了,我用手摸了摸,沈铭回来了,我便动身去倒水了。

一路上,我断断续续地摸着课桌,以免走歪路,走过头。我摸呀摸,咦,桌子怎么没了?我到了吗?我摸了摸左边的课桌,没有杯子呀。于是我又向前走了几步,摸了一下,原来,这才是放杯子的课桌。我把杯子扶正,蹲下来找热水瓶。水瓶是摸到了,可是把手在哪儿呢?我又摸了一圈,终于摸到了。我拎起水,瓶拔出瓶塞,摸着杯子倒起水来。

不好!水太多,溢出来了。我慌忙停手,把热水瓶放回原处。端着满满一杯水小心地走了回去。虽然一些水洒了出来,但总算安全地回到了座位上。

回到座位后,我情不自禁地喝了一口,心想,与其浪费,还不如喝了它。于是,我就把它喝光了。

所有的“盲人”都完成了任务后,我们摘下蒙眼的胶带。终于又见到光明了!能看见真好啊!做盲人还真是不容易,还好,今天老师给我们准备的是冷水,如果是热水,很可能会烫伤的。但在生活中,盲人所需要的是热水,很可能会被烫伤。他门过马路,走楼梯,做饭……都有困难。现在,我总算知道盲人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连倒一杯水都这么困难,更别说做其它事了。比起盲人,我们幸福多了。

(这是一篇比较优秀的习作,小作者感情细腻,把每一个细节都捕捉了下来,只是有点罗嗦。)

课案设计与执行评价表

教学设计(课前)

课堂执行(课后)

简  洁

☆☆☆☆☆

简洁的形式

☆☆☆☆☆

清  晰

☆☆☆☆☆

丰富的意蕴

☆☆☆☆☆

     自  然

☆☆☆☆☆

灵动的创造

☆☆☆☆☆

丰  富

☆☆☆☆☆

充分的自主

☆☆☆☆☆

深  刻

☆☆☆☆☆

优质的效果

☆☆☆☆☆

合  计

(    )颗☆

合  计

(     )颗☆

 

教学反思: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