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5页-88页。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并学会画圆。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为什么无数条,为什么都相等。
教学构想: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又是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整个几何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这节课我思考了三个问题:本课的学习从哪儿开始? 如何让学生更为自主地学?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1.在画圆中认识圆。无疑,学生在一年级即认识了圆。只是,一年级的认识水平与五年级不同。当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准备圆规这一学习用品时,学生知道接下来要学什么吗?所以我设计了让孩子们创作圆时就会有孩子选择用圆规画圆。初步尝试画圆后提出能不能画个更大的圆,让孩子们感知圆的大小与圆规两脚的距离有关,也就是与半径有关。
2.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直观感知、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手段,将自己对圆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认识圆的半径之后,让孩子们猜想圆的半径有什么特点?然后,以小组分享式学习交流圆的半径为什么会有无数条,这无数条半径为什么都相等?引发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质疑与反思的学习,让他们在探究中充分理解半径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运用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形成表象
投篮游戏,对比哪一个游戏规则更公平?为什么?
二、谈话引入圆。
师: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就认识它了?
师:是啊,在一年级学习立体图形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请看,在这些立体图形上你能找到哪里有圆吗?(圆柱体)
师:是的,在这些立体图形上我们能找到(多媒体)长方形、正方形、圆,生活中的物体上还能找到哪些平面图形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这些图形中你觉得哪个比较特殊,你为什么觉得它特殊?
预设:其它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只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圆没有角。
师:既然圆这么特殊,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研究一下圆。(出示课题)
三、创造圆,初步体验圆规画圆。
1.多种方法创作圆
师:我们要研究圆,就先得有圆。下面就请同学们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材料创作圆,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个别汇报。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概括一下,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沿实物的边描的,还有一种是用圆规画的。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实物方便,大小受限制。圆规不受大小限制,但有些不熟练)
2.学用圆规画圆。
师:既然圆规画圆有些不熟练,我们就来练一练。
师:画完了吗?谁能来示范一下?
个别板演。孩子边画边讲要点。(插话:介绍圆规各部分名称)
师:下面大家再试一试,老师提个要求,这会儿画的圆要比你刚才画的更大一些。能做到吗?
四、探究学习。
1.探究半径。
师:你用什么方法让你的圆比刚才的更大一些?
预设:把圆规两脚叉开得大一些。
师:是啊,我们只要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变大一些,画出来的圆就变大了。
还有补充的吗?
预设: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变大,就是圆的半径变大了。
追问:什么是半径呢?
汇报讲解。圆规刚才固定的这个点是圆的中心点,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就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叉开越大圆的半径就越大,这样我们得到的圆也就越大了。半径里还藏着很多秘密呢,谁能猜一猜的?
个别汇报。
师:你的感觉真不错。那么半径真的有无数条吗?它们的长度真的都相等吗?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一次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可以利用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圆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
师:半径真的有无数条吗?怎么理解?
预设:连接圆上任意一点,旋转半径,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
师:为什么这无数条半径都相等呢?
预设:量半径长度、圆规画圆两脚距离不变、折一折比较折痕。
师:看来,研究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回顾一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圆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个别口答。
2.再探直径。
师:除了半径之外,圆里边还藏着一条特殊的线段呢,你们知道吗?
个别口答。
师:什么是圆的直径?直径又藏着什么秘密呢?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试一试。个别汇报。
揭示直径的概念,用字母d表示,d=2r。
追问:为什么d=2r?直径为什么有无数条,怎么会都相等的?
3.整体把握圆的特点。
师:看来,半径也好,直径也好,尽管都有无数条,但它们的长度都是相等的。这让我想起了墨子曾经是这样描述圆的:“圆,一中同长也。”结合刚才的研究,你能具体说一说它的含义吗?
个别汇报(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
师:是啊,正因为“一中同长”,所以,尽管圆那么复杂、精巧,但一个半径或直径就可以刻画它的大小,这就是圆这个图形的美妙所在。
我们回到其他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我们需要几个数据来刻画?正方形呢?
所以虽然圆很特殊,但是它本质上和其他图形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数据来刻画。
五、生活现象深化圆。
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圆的身影,你们能说一说吗?
(车轮,方向盘,钟面,转动的电风扇……)
车轮:我们先来看一个不正常的,如果车轮是三角形的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景?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正常的。车轮的车轴在哪里?为什么装在圆心的位置?装在别的地方会是个什么状态?(轴不在圆心上)
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设计成圆形的,一定是有道理的,大家课后可以深入书本,走进网络继续探寻!我想,那个时候你们对圆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六、回归游戏。
师:
六、全课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