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上】7.呼风唤雨的世纪

发布时间:2019-09-2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语言生动,浅显易懂,阅读这样的文字,学生不仅能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开阔眼界,更能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通过中心句中“呼风唤雨”一词,导出主问题: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帮助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整理,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整理问题清单,能够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整理问题清单,能够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习学生课前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提出问题,做好记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学会整理问题清单,能够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3.抓住核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教程:

一、预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还记得龙王在天上呼风唤雨的情景吗?

来看一段视频

2.生字词大闯关

这是神话里的法术,但是这些在神话中才能看到神奇本领现如今也都能实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呼风唤雨的新世纪》(齐读课题)。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敢不敢接受挑战呢?

出示生字词:

呼唤  技术  获得  依赖  潜入深海

探索  奥秘  百亿光年   远洋船舶

物质生活   哲学家  伯特兰罗素

指名读

开火车读一读,随机正音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100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4.问题分享

刚刚同学们都交流了自己读懂的内容,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课前已经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分享问题

二、学习筛选问题的策略

书上已经有好几个问题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问题,那么这么多的问题,课堂上我们也很难一下子全部解决,怎么办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筛选问题的策略,筛选出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问题,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筛选问题有什么路径呢?我们来看课本中给我们的启示

1.出示课后问题分类方法,了解问题的类别。

问题一:什么是“程控电话”?(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问题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问题三: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可以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文中对这三个问题是怎样判断的,课后习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它们都属于什么样的问题呢?

2.回归文本研究问题

1)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程控电话?为什么说它不影响课文内容的理解呢?我们来先看一看程控电话是在课文哪句话写的?

4自然段:

谁想对这类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因为这篇课文不是介绍程控电话的,文中的程控电话只是作者所举的例子之一,来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紧密联系的地球村,因此,对我们理解这篇课文的影响不大。而且什么是程控电话是有关科学技术、通讯技术类的问题,一节语文课也没有办法细致解答。就算我们不是特别了解什么是程控电话也不影响我们这篇课文的内容,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有特别功能的电话就可以了,遇到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问爸爸妈妈等专业人士,也可以查阅资料,放在课前或者课后来解决都行。

2)问题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来形容?

为什么说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呢?

指名读第2自然段。

指明学生阐述观点。

指导:课前交流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这个问题就是针对整篇课文来提的。同学们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请读第二自然段是不够的,还涉及到第35自然段,可以说整篇文章都在写它。所以说,这个问题能够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

这样的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这类问题就是我们课堂上需要来研究解解决的。

3)问题三: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有没有同学跟她提出一样的问题呢?你是怎样想到提这样的问题的?

这样的问题是读完全文提出的,因为全文写的都是20世纪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那20世纪的科学技术有没有坏处呢?这时我们就可以产生疑问,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就是批判性思维,这样的问题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我们从四年级开始要具有批判性思维品质,这个问题是能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

我们只通过读这篇课文,还暂时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在本课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思考,课后通过更广阔的阅读、查找资料、联系实际生活等途径找到答案,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能收获课文以外更多的知识。

通过我们的思考讨论,我们就知道哪些问题不影响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哪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哪些问题能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

小结:每当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都会提出自己的疑问,有那么多的问题,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没有办法一一解决,所以我们要筛选出对理解课文内容最有帮助的问题来解决,当然,其他的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课后再不断思考,寻求答案。

三、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筛选问题

1.按照这个思路来考虑,同学们把自己的问题和书上提到的问题填入问题清单中,筛选出对课文理解有帮助的问题。

问题清单

 

不影响课文内容的理解

 

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引发深入思考

 

2.同学们,下面小组合作整理你们的问题清单,小组交流,给你们的问题分类。

3.交流展示。你怎样给自己的问题分类,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4.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也不少,你能筛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最有帮助的问题吗?说出你的理由。

5.在这几个问题中,哪个问题对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最有帮助?你是如何理解的?

6.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筛选问题的策略。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更优化了我们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布置作业

1.巩固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生字词,并会默写。

2.将小组筛选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3.查找资料,试着解决不影响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这句话的含义。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词

呼风唤雨  科学技术  程度   物质   探索   奥秘   腾云驾雾  

幻想   日益   联系   适用   任何   创造   改善

2.订正点评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筛选问题的策略,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筛选出对应课文内容理解最有帮助的问题吗?

小结:我们根据课文练习中三个问题的判断,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先筛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有帮助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再筛选出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最有帮助的问题。

二,围绕核心问题合作探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全班交流

1.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的。课文中引用这句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春风”指“现在的科学技术”,“梨花”批“发现和发明”。

2.出示要求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20世纪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请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段来说明。

1)预设一:当学生交流到这部分内容时,相机出示课文。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善,其改观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A相机区分发现和发明。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原来存在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创造出新的事物,或者是新的方法。

B“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观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预设二:当学生交流到这部分内容时,相机出示课文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是怎样的?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是艰辛无奈的,当时人们也是无比渴望拥有超越自然的能力,也把这些愿望寄托在神话传说中,直到20世纪,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这些幻想才成为现实,可以看出,这100年间科学技术成就之大。

3)预设三:当学生交流到这部分内容时,相机出示课文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A了解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所获得的发现和发明。

B这些发现和发明是怎样改变人类生活的?古时候人们想有千里眼,现在有了望远镜、可视电话、视频,能让千里之外的人彼此看到;后人们想有顺风耳,现在有了成控电话、手机等,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即时通话;千里马也有了,高速火车、飞机,人们想到哪里都很方便;只要坐上飞机,人们也能腾云驾雾;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实现嫦娥奔月的愿望……这些发明和发现使人类的各种幻想成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方便,也使人类了解到更多未知世界的奥秘。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4)预设四:当学生交流到这部分内容时,相机出示课文。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相比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科学使人类的生活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有了更多创造的空间,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5)预设五:当学生交流到这部分内容时,相机出示课文。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0世纪的各种科学发明和发现,给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学的力量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开出更灿烂的“梨花”!

小结:通过对筛选出的对课文内容理解最有帮助的问题,集中精力思考、解答,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课的内容。

三、探究写法,体会表达

1.《呼风唤雨的新世纪》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类的说明文,在之前的交流和讨论中,我们解决了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问题,在之前学习《蝙蝠和雷达》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还可以从写法上来提问,这样的问题也十分有价值。

2.分享写法类的问题: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自主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

1)预设一:出示课文内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像这样把这么多的发明和发现有条理地一一列举出来,为了让我们感受到科学成就之大。

2)预设二:出示课文第34自然段

体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作用。读到这儿,你发现了吗?文章的题目是《呼风唤雨的新世纪》,作者还写了古代的农耕社会,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用两个社会阶段进行对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两个时代的不同特点,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呼风唤雨”的深层含义。人类在20世纪凭借着现代科学技术使生活不再完全依靠自然获得了超越自身局限的能力,这就是“呼风唤雨”在本文的深意。

四、联系生活,拓展阅读,深入思考

1.小组合作交流:“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拓展阅读

20世纪的各种发现和发明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了青霉素,它至今仍然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抗菌素。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奇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冰箱:1923年,瑞典两个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冰箱。

电视: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

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发明。

移动电话: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讯业务开始普及。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1)默读拓展材料

2)全班随机交流(生活,医疗,军事,航空交通等方面)。

你知道哪些现代科技发明?

这些发现和发明给你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五、布置作业

1.查找资料,21世纪科学技术创造了哪些奇迹?开展班级交流分享会。

2.预习《蝴蝶的家》提出问题,筛选出对课文理解最有帮助的问题。

板书设计:

7.呼风唤雨的新世纪

现代科学技术

幻想                现实   科学创造神话(奇迹)

发现和发明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