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
教学目标
1. 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并进行交流;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能描述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2.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
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用图画、语言对镜子成像和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尝试制作潜望镜、万花筒。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自带镜子、两块长方形平面镜、小橡皮、量角器、万花筒、活动记录表。
教学构想:
通过动手实践能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并进行交流;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能描述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在学习时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已经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外面的太阳光不能绕过墙壁,直接照进教室里来。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谁有办法把教室外面的太阳光请进来作客?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2.学生演示:通过一面镜子把阳光反射照进教室
二、照镜子,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1.提问:镜子为什么能把太阳光请进教室呢?(学生猜测可能是由于镜面光洁平滑且不透明,能够反射太阳光)提醒学生阳光强烈不要反射到人的眼睛。
2.引导: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镜子。老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几面镜子,每个同学都要照一照自己。(板书:照镜子)照得时候要注意观察,比一比谁的发现多?小小镜子包含着大学问呢!
3.学生分组玩(照)镜子找答案。
4.学生汇报。在照镜子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1)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把镜子里的自己称之为“像”。板书:像
(2)除了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还能看到旁边。
(3)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反的。不是上下颠倒,是左右相反,是直立的像。(板书:直立的像 左右相反)
(4)我们习惯照镜子时镜面与脸平行,如果改变镜子的角度,像会发生变化。
5.小结:同学们通过照镜子,发现了不少秘密,老师为你们高兴。可是你们再想想:
(1)镜子为什么能照出像呢?摸一摸镜面怎么样?夜晚能照出像吗?(没有光线,光滑的镜子也不能反射光线,也照不出像)
(2)什么是光的反射?
揭示:“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屏幕、月亮等物体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几乎每样东西都能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教师演示:用表面光滑的镜子和表面粗糙的镜子比较反光的效果。
(3)还有哪些物体像镜子一样能照出物体的像?(水面、瓷砖、光滑的黑板等)
6.小结:我们把表面光滑、平整的、像镜子一样的东西叫做平面镜。(板书:平面镜)我们刚才使用的镜子都是平面镜。
三、玩游戏,进一步探究镜子的成像规律
游戏一:(玩一面镜子)探究物体像的特征。
1.同学们,用平面镜照物体,像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用一面镜子来照一块橡皮。
游戏要求:(教师演示)镜子竖立在表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动,橡皮在表上按A-B和B-C位置来回慢慢移动,看看镜子里的物体的像分别有什么变化?把发现记下来。(组长从信封中取出一块橡皮和一面镜子)
活动记录表一:
镜子
○A
↑
↓
○B ←→ ○C
我们发现: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你在镜子中看到了什么?
(1)与镜面垂直移动时,物体离镜子近,像就近。物体离镜子远,像就远。(板书:距离相等)
(2)与镜面水平移动时,像大小不变。(板书:大小相等)垂直移动时,感觉橡皮变小了,是人眼看东西总是近大远小,事实上像与物体的大小也是相等的。
(3)橡皮在 A、B、C三个位置间移动的时候,像也跟着移动到相对应的位置。因此它们的位置是互相对称的。(板书:位置对称)
4.小结: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像,大小和实物相等。物与像分居在镜面的两侧,且离镜面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位置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1.谈话:一面镜子能看到多少个物体的像?那么两面镜子能看到多少个物体的像?猜猜看?
2.要求:把橡皮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动,将两面镜子摆成各种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小组成员互相合作,选好测量员(用量角器测量两面镜子的摆放角度)、观察员(观察镜中像的个数)、记录员(组长做好活动记录,把两面镜子摆的不同方法和镜子里像的个数记录下来)。还要谈谈你们的发现,想想为什么?(组长从信封中取出量角器和第二面镜子)
(介绍活动记录表)
活动记录表二:
两面镜子摆放角度 | 镜子里像的个数 |
180 |
|
160 |
|
90 |
|
70 |
|
40 …… |
|
我们发现: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成果。
(1)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照物体有什么发现?两面镜子角度大有2个像;角度小有4个像;角度越小有6、8、10个像。(板书:角度越小 像数越多)
(2)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吗?
两面镜子摆成一字形有1个像;
两面镜子摆成相对时,有数不清的像。(学生实验观察验证)
5.小结:
为什么镜子平行时能看到很多像?这是为什么?
光在两面镜子间多次反射,形成许多像。(板书:互相映照)
四、巩固应用
1.小小镜子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秘密,同学们想想看,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平面镜?
汽车摩托车反光镜、理发店等。
2.比如潜望镜。指派学生上台观察,说说为什么你能看到别人,别人看不到你呢?看课件(把两面镜子成45°角安装在“Z”形曲管的转弯处)
3.再比如:我们能不能用镜子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4.(出示万花筒):学生观察万花筒。你看见了什么? 教师简单介绍制作万花筒的方法和步骤。它是由三面镜子组成一个三棱柱,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彩色碎片,两头都用透明纸封住。这些碎片经过三面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5.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
我们知道镜子有极强的反光能力。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请三位同学分别站在阳光下,教室前面、后面,先要想办法将光传递到教室,再投射到黑板上方的一个字,看能不能成功?活动前,各组要商量一下该这么做?并确定三位同学参加游戏。(学生分组玩这个游戏。)
谈谈游戏的技巧或发现。
五、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游戏活动认识了光的反射现象,探寻了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老师告诉大家,如果镜子不是平面镜,是凸起或凹下的话,会有更奇妙的现象,课后你们可以拿不锈钢汤勺试着观察观察,下节课着重研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