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内容: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创设情境,在对话中理解葫芦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创设情境,在对话中理解葫芦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构想: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吃光,小葫芦也变黄脱落了。故事说明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道理。课文11个生字要求认读,8个要求会写。本课生字,教学时宜用“拼读”的方式来认读,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认读、组词认读,还可以加强与学过的字进行比较认读,朗读本文首先要正确流利,为此可借助拼音,充分让学生自读,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揭示课题,认读字词
1.认识葫芦,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认识葫芦。
出示谜语:“小时候嫩绿毛茸茸,长大全身金灿灿。腰细肚子大又圆,挂在藤上荡秋千。”
(2)出示“葫芦”,你来读。
草字头和植物有关,葫芦的“芦”单个字读第二声,可以组词“芦苇、芦花”,但和“葫”在一起时念轻声。(贴黑板)
(3)你们有没有见过挂在藤上的葫芦?谁来指一指?
这就是葫芦藤,你来读一读。
(4)认识葫芦吗?谁来介绍?
要点: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可作补充,如葫芦嫩时可以用来入菜;老了之后掏空内部,可以作为容器来装东西,如制作成酒葫芦用来装酒;还可以制作成工艺品、乐器等。
(5)难怪有一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
读题,注意停顿,突出“我要的是——葫芦”。
板块二 朗读课文,正确连贯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有关葫芦的什么故事?
2.自读课文,正确连贯。
自读提示:1.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老师要考考你们,指名读词语,齐读。
4.由词语引出句子
葫芦藤----引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
读准葫芦藤 拿着生字卡 分析字形:怎么记住它;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
花谢----引出句子 花谢以后。。。。。
讲谢的字形:怎么记住它 可以组什么词语 花谢什么意思呢
蚜虫----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讲蚜的字形(形声字) 见过蚜虫吗看图(贴黑板)
读好句子----再读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比较语气
赛过---引出句子:我的小葫芦,快长大。。。。。
赛 怎么记住它
感到 奇怪---引出句子:什么?。。。。。。
感:怎么记住它 可以组什么词语
奇怪什么意思呢? 怪怎么记住它
指导读句子: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吗?
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不治)
过渡:真不用治了吗,读一读第四小节板书(变黄 落了)
再读一读词语
5.我们来玩个摘苹果的游戏吧!
6.初读课文:自由读----点名读
板块三
7.交流:再来说一说:课文讲了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结合板书)
8.精读第一节:
问“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那个葫芦刚开始长得怎样呢?你从哪些词语发现它长势特别好?”
理解:长满 开出 挂 可爱
指导朗读
哪里看出那个特别喜欢这个葫芦呢?
扣住:每天 都要 几次
指导朗读
9.指导写字:谢 盯
(让学生先说 再书空示范 学生写习字册 展示 ---评议—再写)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