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 丁圣梅

发布时间:2019-11-2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目标:

1.认识“扭、胯、猬”等生字。背诵第1自然段。

2.通过抓关键词理清课文思路。以文识人,认识“少年闰土”。

3.体会语言表达特点,继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指导朗读“看瓜刺猹”这部分的人物对话语言,继续学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在指导朗读“看瓜刺猹”这部分的人物对话语言中,继续学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出示鲁迅图片):知道他是谁吗?

2.出示:资料袋。学生自读。你从资料袋里有了解到什么?

一、导入,检查预习

1.鲁迅这位大文豪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知道是谁吗?(板书:少年闰土)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预习过了吗?那生字应该会认了。(出示生字;多音字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2. 读过5遍的有谁?闰土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闰月生的,五行缺土。)理解“五行”的意思。(五行:指水、金、火、木、土)

3.闰土是谁的儿子?他和“我”是什么关系?(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我”是少爷,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三、理清思路

1.课文预习得很好,(课件出示)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先写记忆中的      ,接着写“我”和闰土          的过程,最后写      。(2)闰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学生交流(1

3.交流(2):闰土健康活泼、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4.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出了闰土的这些特点呢?

(课件出示)请大家快速浏览6-16自然段,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

5.学生交流。(板书:雪地捕鸟 看瓜刺猹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

四、认识闰土

过渡语:这样能干的一位少年闰土长什么样呢?

1.自读第4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课件出示)读“他正在厨房里……银项圈。”。

3.这是什么描写?(板书:外貌)

4.外貌最吸引作者的是什么?(板书:圆脸、毡帽、银圈)

5.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6.把“紫色”换成“苍白、蜡黄”读一读,这会是一个怎样的闰土?“紫色”让看到一个怎样的闰土?(板书:健康、可爱)

7.健康、可爱的闰土看到一个怎样的“我”? 指名说。(出示插图):说一说:啊,这就是爹说的那位小少爷啦!他           

五、学习第一段画面 

过渡:他们留给对方的印象都是深的,而看瓜刺猹的闰土给我的印象更深。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请你轻轻地读一读。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女生读第1句。你有什么感受?(景美)你从哪些词看出来? (深蓝、金黄、碧绿)

3.男生读23句。“其间”意思?这两句给你什么印象?(闰土机智勇敢;猹机灵)从哪里看出来?(捏、刺,扭、逃)  (板书:动作)

4.如果说描写景物是静态描写,那么写到少年和猹是——(动态描写)

5.是的。读静的景物需要用舒缓的语调,那么读动的人物需要——(紧张的、快速的语调。)

6.指导读。

7.指导背诵:齐读,提示读,试背,齐背。

六、学习“看瓜刺猹”

过渡:看瓜刺猹多么惊险的事,闰土是怎么讲的?

1.(课件出示9-13自然段)自由读。你能读一读吗?

2.分角色读。

  3.从中你体会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板书: 机智勇敢)

  4.你从哪些语句看出?(出示课件语句)

①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②看见猹了,你便刺。

5.齐读句子。

6.小结描写方法:闰土把 “看瓜刺猹”这事讲得这么生动、形象,主要是通过他的哪些方面来描写?(语言、动作)鲁迅先生这位大文豪就是这样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来显示出人物的形象,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高明!

七、作业

1.摘抄描写闰土外、貌动作的句子。

2.背诵第1自然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