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上语文《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纪”。
2.能抓住表示故事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3.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要成功就要练好基本功。
教学准备:
共学单、PPT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他决定向飞卫学习射术。
(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叫纪昌的人,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猎人,但还不是天下最好的射手。当时堪称天下第一的射手是飞卫。纪昌决定和他比试一下箭法。纪昌先射中了空中一只鸟,飞卫大笑。纪昌又射了一箭,射中了水中一条鱼。飞卫还是笑着摇头。世人都说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是最难射中的,然而在飞卫眼里,这只不过是雕虫小技,只见飞卫提起弓,不经意地射了一箭,射穿了一片正在飘落的树叶。那片树叶却没有改变它飘落的轨迹,只是在空中停了一秒钟,仿佛犹豫了一下,然后又慢慢落下来,纪昌的心中一阵刺痛。这一射朴实无华,然而却让纪昌彻底折服了,他决定向飞卫学习射术。)
2.讲到这里,就引出了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纪昌学射》。板书课题
谁来读读课题?
“纪”字是个多音字,这里应该读jǐ,平常我们读什么?(jì),谁来组个词?但是,当它作姓的时候,应该读jǐ。你再读,你再读。
二、读故事,复述课文,明白道理
想读这个故事吗?
(一)一读
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
指名读课文(5人)。
课文写了纪昌拜射箭能手飞卫学习射击的事(纪昌拜师学艺的事)。
(二)二读
孩子们读得都不错,我们再读一遍好不好?换个形式,出示
默读课文,想一想:纪昌见了飞卫几次?并且圈出文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交流,板书:
现在我们来复述这个故事,老师给你们拐杖,请你们根据板书,要求同桌间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你听。(简要复述不是原文照搬)
指名复述(听:拐杖用起来,简要)。
读了两遍课文,我们现在知道纪昌跟着飞卫学习射箭后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三)三读
那么他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呢?我们从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共同完成这份学习记录表,注意:选择其中一次完成。
《纪昌学射》的学习记录表
第一次
飞卫的要求 |
|
纪昌怎样练习 |
|
取得的成绩 |
|
第二次
飞卫的要求 |
|
纪昌怎样练习 |
|
取得的成绩 |
|
展示,评点对不对?
通过这些内容的交流,你知道了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呢?
讨论:老师严格要求,自身勤学苦练。
大家读了这个故事,又填了这张表,大家想想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刚刚我们是复述故事的,如果现在让你讲故事的话,你觉得刚刚我们填的这些内容能不能丢掉?凸显人物成功的关键细节不能丢,而且要讲得具体些、生动些。
(四)讲
1.练习讲故事(头尾不要)同桌我讲给你听,你讲给我听。
选择其中一次讲一讲,讲故事不一定要按原文,但是一定要把握住原文的内容,看谁是讲故事,而不是在背课文。
2. 纪昌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呢?老师这还有个故事,想不想看?
出示:故事链接《纪昌贯虱》
纪昌用竹篾miè做弓,蚕丝当弦xián,绣花针为箭,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那支利箭竟直穿虱子的中心,而细细的发丝竟然没有碰断。
厉害不厉害?人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出示相关名言,齐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希望大家学有收获,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四﹑板书
27.纪昌学射
开始练习 再次去拜见 赶紧
第一次{两年以后 第二次{又开始练习起来 第三次{于是
练得相当到家了 练到后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