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12-23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6课

【教学目标】

品读课文,感受草地的神奇变化过程,学习作者留心生活,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想象课文中描写的场景,感受草地带来的快乐。

3.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的变化。

复习导入,激情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片金色的草地。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齐读。

二、观察变化,寻找原因

(一)发现草地变化

1.这片金色的草地可神奇啦!它可是有魔法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魔法。请看活动一:(出示活动单)

谁来读一读?

读一读: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草地变化的句子。

2.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草地神奇的变化。

    2.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是哪一句?

(出示句子“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

1)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谁能找到文中表示草地颜色变化的词语?(相机把绿色,金色,绿色变成蓝色)

草地还会变色呢,这可真神奇。(板书:变色)

谁能读出这种神奇?(指名读)

2)这么神奇的变化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表示时间的词用红色字体出示:很早,中午,傍晚.

他找得对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看来,不同的时间,草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请用上“很早、中午、傍晚”(出示)这三个词语,按顺序说说草地的变化。

小结:“很早、中午、傍晚”这三个词语都表示时间。所以这样的写作顺序就叫做——时间顺序。

我们要描写一种景物的时候,可以通过连续的观察,发现它的变化(板书:发现变化),再把这些变化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读者就很容易明白啦。

(二)寻找变化原因

1. 同一片草地在不同的时段竟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真是太神奇了!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指名答)

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你们都找到了吗?找得准,坐得正,老师要奖励你们,请你们和我一起见证蒲公英的花朵的神奇时刻。

1)播放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的视频,孩子们观察。

2)孩子们看清楚了吗?我们来配合读课文,老师读,你们用动作来演一演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的样子。

3)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是用上了我们的手掌来表演呢。看来蒲公英的花真的就像作者想象中的一样,如同我们的手掌,一张一合,特别的生动形象有趣,这就是想象的魅力。

4)谁能来把这种生动有趣形象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又看了一遍刚刚的视频。

2.同学们发现了吗?在蒲公英这一张一合的描写中,作者用上了一个特别的标点符号----分号。(放大分号出示)

没错,就是“;”。分号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告诉我们句子是分成两部分的,前面写的是“张开”时的样子,后面写的是“合拢”时的样子。这是蒲公英在不同时间里的两种状态,是并列关系,所以用分号来隔开。分号的使用方法你明白了吗?

3.现在我们弄明白了,草地之所以会变颜色,原来的蒲公英花朵会——(引说)张开、合上。打开课本,我们齐读一遍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蒲公英花朵的神奇变化过程。

4.蒲公英的变化过程你能不能自己说说看呢?我们先小组合作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人发言。

出示:

早上,草地                  ,因为蒲公英                     

中午,草地                  ,因为蒲公英                     

傍晚,草地                  ,因为蒲公英                     

5.同学们,你们觉得小作者怎么能找到草地变化的原因的呢?

观察事物时要细心,更要留心事物的细微变化,所以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个词组——留心观察。

(板书:留心观察)

6.同学们,因为作者对身边事物细微变化留心观察,才能发现蒲公英花朵的神奇变化,带着我们一起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魔法。(指着板书说,画大括号)

三、想象场景,感受快乐

这片神奇的草地,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出示:课文插图)

瞧,作者和他的弟弟踩着金色的草地向我们走来了。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找看,哪些场景让你觉得有趣呢?

(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说,孩子们说到哪一句,哪一句红色出示。

哪些词让你觉得有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1:一本正经是什么样子?你能装一装,喊一喊么?下一秒他又是怎么做的?你看你把大家都逗笑了,这个场景果然有趣。)

(预设2:假装打哈欠会么?你们一起做弟弟,张老师是哥哥,拿起蒲公英,打一打哈欠,吹一吹蒲公英。)

孩子们,你们现在心情怎么样?这兄弟俩天天一起这样玩,肯定也很快乐。

(板书:快乐)

谁能读出他们的快乐?

3.能带给我们这么多美好的享受,这是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啊!(板书:情趣)

4.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齐读)

四、引导课后观察,迁移仿写

1.神奇有趣的蒲公英和作者一起睡觉,一起起床,成了作者童年生活中最好的伙伴。大自然中处处有神奇的变化,通过前段时间的观察,收集整理,你们都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用一两句话说一说你的发现。(指导孩子说出前后的变化)

2.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观察到的植物。

(出示多肉的对比图和含羞草的对比图)

这两组是老师最喜欢的植物,第一组是——多肉。夏天的多肉和秋天的多肉真是截然不同。

第二组是同学们都很熟悉的——含羞草。你们看,触摸前和触摸后的样子也是大相径庭呢。

3.说了这么多植物的神奇变化,接下来,我们也来模仿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把这些神奇的变化写一写吧。出示活动单二:

写一写:

    模仿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的变化。

(课件回前一张:可以选取老师给出的例子,也可以写自己观察的植物。)

   4.选两篇写得好的片段读一读。

   5.同学们在观察植物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课后不妨将自己观察植物时的感受加进刚刚写的片段中,期待看到你们生动、有趣的作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