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1.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
2.能够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3.知道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4.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
5.知道不能用交流电做实验。
6.愿意合作交流,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
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灯座、记录单、笔和磁铁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打开教室的灯。
2.师引导:你们看到了什么?(灯亮了)要使小灯泡亮起来,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呢?
二、探究活动
(一)认识器材
1.(课件出示电池、灯泡、导线图片)师:这些材料,你们都熟悉吧,看,电池、灯泡、导线,请仔细观察一下,把你看到的和知道的告诉大家。
2.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材料的两个注意点:A电池,除了讲清电池正负极,必须告诉学生这是安全电,可放心使用。而日常生活中用在电灯、电器上的电可不能随便接在这个小灯泡上,那是非常危险的。B灯泡,只介绍外部结构,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外部的两个连接点。
(二)让灯泡亮起来
1.师:材料给你们,你们能让灯泡亮起来么?我们来个比赛,在10分钟内看看哪一组第一个让灯泡亮起来!
2.出示要求:小组分工合作,用1节电池、2根电线(也可只用1根)把小灯泡连亮,并把连接方法用图记录下来,然后展示到黑板上来。
3.师引导:这么多小组都成功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连的。
4.学生介绍各自成功的连接方法。
5.师引导:既然这些连法都能成功的连亮小灯泡,那么它们一定有一些共同点。你们能都找出来么?
6.小组4人合作,先一起观察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7.在学生交流完毕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1、都有灯泡、电线、电池组成。2、电池的两极要与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相连。3、要形成环路。
8.师引导:我们刚才有几种连接方法没能连亮灯泡,你们看看这些方法是怎么连的?为什么不能点亮灯泡?
9.让学生观察分析几种错误方法。借机简单介绍断路、短路知识。
10.师小结:像电扇、灯泡,以及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器,我们叫它“用电器”,只要把连接这些用电器的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用电器就可以工作了。
(三)用开关控制电路
1.师提问:电路通了,灯泡也亮了,但总不能一直让它亮下去啊!多浪费电啊!你有办法能控制它么?
学生各抒己见,引出用开关控制。
2.老师这里有个开关,你们能把它加进你的电路里,让它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么?
3.4人一组,学生实验。
4.请一组演示。师提问:开关是如何控制电路的“通”与“不通”?教师揭示开关控制电路的原理。
5.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虽然简单,但比较完整的电路,用刚才的方法记显然有点慢,有点麻烦,那么怎么把它们简便得记录下来呢?科学家们其实早就想到了,设计了一些符号来代替。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课件展示简单电路符号)
6.总结简单电路
7.师陈述: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电池是供电,我们叫它电源。电线运送电,所以我们叫它导线。小灯泡、小喇叭等是用电的,我们统称用电器。像这样由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组成的电路,科学上就叫做简单电路。如果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用电器就能工作了。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什么收获?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