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课案
《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课案
主备课:卢月琴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0-61页的例8、“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进一步认识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简单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列式解答图画表示的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实际问题、思考交流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和简单推理等能力。
3.让学生感受加、减法在解决先算问题中的应用,发展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解决图画表示的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图画表示的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构想:
1. 用括号线和问号表示的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这是一年级学生首次接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实际问题的结构,即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再学习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算法。
2.一方面,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用符号表示问题情境之于数学的简洁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能够看着这些符号,正确说出表示的含义。
3.在比较探索中体验到“括号线和问号表示总数时” 用加法和“括号线表示总数、问号表示其中一部分”时用减法。
教学预设:
一、加减口算
2+6 7-2 4+3
8-5 3+2 6-3
选择其中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如果是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算;如果从一个数里去掉几,要用减法算。
二、学习新课
1.加法问题。
(1)学习例8。
出示例8。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看这幅图,谁来说说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一共有几个苹果?)
在苹果图的下面加上括线和一个问号。
提问:小朋友看一看,老师在下面用一条括线把两边的苹果括到一起,还有一个“?个”,你能想到是什么意思吗?
说明:苹果图下面的这个线把两边扩到一起,叫括线,表示把盘里和盘外的苹果合起来,就是“一共”的意思。括线下面的这个符号叫问号,和后面的“个”字连在一起,表示问有多少个。所以这里括线和问号连在一起说,就是提的一个问题:一共多少个?
提问:谁能根据这幅图说三句话,成为一个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这里的图画表示了一个实际问题:盘里5个苹果,盘外3个,一共有多少个?这题就是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
学生交流,用三句话说一说图画表示的意思。
引导:盘里5个苹果,盘外3个苹果,要算一共有多少个。要用什么方法来算呢?
那这道题可以怎样列式?请小朋友在课本上写出算式。
板书:5+3=8。
追问:这里的5+3=8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小朋友解决的问题。这个图画表示的什么实际问题?求一共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画图表示的实际问题。
引导:先看一看,再互相说一说图画表示的什么实际问题。
学生交流,说出条件和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有几人,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加法算?
(3)小结。
提问:上面两题为什么都用加法算?
提出:从上面两题可以看出,要把图里两个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个,就要用加法来计算。
2.减法问题。
(1)学习“试一试”。
你能发现这一题跟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吗?你能明白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先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明确:括线和8个连起来,是一共有8个苹果,篮子外有1个,“?”表示问篮子里有多少个。
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三句话,说出这里表示的实际问题?
学生填写算式。
提问:求篮子里有几个苹果,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指出:这道题知道一共有8个苹果,篮子外有1个,要求篮子里有多少个,可以这样想:从8个里去掉1个,就是篮子里苹果的个数,所以要用减法算。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上情境,要求自己说三句话,再组织交流。
(3)小结。
提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减法?
提出:通过学习上面两道题,都是知道了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可以看到从一共的数里面去掉几个,求还剩多少个,就用减法算。
三、学生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3题第1小题。
提问:请大家看第3题左边的图,谁能用三句话说一说这道题?
引导:想一想,算一共有几朵要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4题第1小题。
提问:看第4题里左边的图,能看懂这道题的意思吗?
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指出:用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图上的括线表示一共的意思,“?”是问多少的意思。这样的实际问题,如果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个,就用加法算,如果从一共的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有多少个,就用减法算。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可以怎样比较蜜蜂和蝴蝶谁多谁少?一一对应
让学生在蜜蜂和蝴蝶同样多的地方画一条竖线,再填( )里的数。
交流填写的结果,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说明:从图上看,蜜蜂比蝴蝶多3只,反过来蝴蝶比蜜蜂少3只。
四、全课总结
1.引导总结。
引导: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图画表示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谁来说一说,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2.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第2小题,第4题第2小题,要先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列出算式。
课案设计与执行评价表
教学设计(课前) | 课堂执行(课后) | ||
简 洁 | ☆☆☆☆☆ | 简洁的形式 | ☆☆☆☆☆ |
清 晰 | ☆☆☆☆☆ | 丰富的意蕴 | ☆☆☆☆☆ |
流 畅 | ☆☆☆☆☆ | 灵动的创造 | ☆☆☆☆☆ |
丰 富 | ☆☆☆☆☆ | 充分的自主 | ☆☆☆☆☆ |
深 刻 | ☆☆☆☆☆ | 优质的效果 | ☆☆☆☆☆ |
合 计 | ( )颗☆ | 合 计 | ( )颗☆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