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顽皮的小闹钟》
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内容:苏少版三年级下册欣赏管弦乐《顽皮的小闹钟》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作品分析:
管弦乐《顽皮的小闹钟》是安德尔逊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的音乐作品。乐曲形象鲜明、情绪欢快、明朗,特别是表现小闹钟节奏的音型非常突出。乐曲为D大调、2/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开始是给小闹钟上弦的声音,使人一下就明白了乐曲要表现的内容。接着梆子模拟小闹钟嘀嗒、嘀嗒的节奏声,出现了欢快、诙谐的第一主题,偶而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中,出现了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使乐曲显得更加轻快、活泼。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更增添了乐曲活泼的情绪,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反复后接尾声,使得乐曲更为风趣。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顽皮的小闹钟》,感受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并能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2.学生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和感受,初步了解回旋曲式。
3.结合身体律动、图形色块、打击乐器等方式体验乐曲的段落,感受乐曲不同的音乐形象,进一步增强节奏感、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模唱和记忆。
教学难点:
能听出乐曲相同与不同的旋律部分,理解各主题特征,了解回旋曲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钟表图片、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师生律动。(初听全曲)
师:孩子们,让我们随着一段有趣的音乐跟老师一起活动活动吧。
2. 导入。
师:第一次跟大家见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神秘的礼物,想知道吗?它可是我们生活中的好伙伴,你们看到底是什么?生:闹钟。
师:我们在什么时候要用到它?它能发出哪些声音呢?
生:闹铃声 发条声 秒针走动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教师律动,初步感受乐曲,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喜爱的小闹钟入手,通过观察、聆听、模拟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作赏析,初步感知。
1. 节奏模拟。
秒针行走的声音
滴 | 哒 | 滴 | 哒 | 滴 | 哒 | 滴 | 哒 |
上发条的声音
吱 |
| 吱 |
| 吱 |
| 吱 |
|
闹铃的声音
铃 |
|
|
| 铃 |
|
|
|
2. 模唱主题谱。
师:老师今天带来的这只闹钟可不一般,它在秒针行进的过程中会有旋律流淌出来。(出示带谱的钟面师示范唱谱)
师:你看懂了吗,这只小闹钟它是怎么转的?我是从哪儿出发的?
生跟琴模唱歌谱 找出相同乐句。
3.再次感知全曲。
师:其实啊刚才我们唱的这段旋律出自美国的一名著名的作曲家安德尔逊的一首管弦乐,他从闹钟的这些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了灵感,创作了一首有趣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当听到你熟悉的旋律时可以跟着音乐做秒针走动的动作。
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
1. 欣赏主题。
师:刚才我们演唱的小闹钟秒针走动都是很有规律的,可是安德尔逊创作的这首乐曲中,这只小闹钟可有些调皮,让我们仔细来听一听,它在哪儿调皮了?调皮了几次?
2.出示课题。
因为他的顽皮,作曲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顽皮的小闹钟》。(出示课题)
3.再唱主题。
(1)生跟琴唱一唱歌谱
(2)填词学唱主部主题
(3)体验情绪
师:这段音乐表现了小闹钟怎样的情绪?
生:高兴、快乐、活泼。
4.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让我们再一次完整聆听这首《顽皮的小闹钟》,当听到这段主题旋律的时候,我们跟着唱一唱。
师:这段主题在乐曲中共出现了几次?它们是连续出现的吗?有没有听到其它的旋律?
【设计意图】在聆听、感受、学唱、表演活动中,达到记住乐曲主部主题的目的,为分析聆听全曲做铺垫。】
2. 欣赏第一插部音乐。
(1)第一遍听
师:夜深人静了,我们的小主人也进入了梦乡,我们再来听一听接下去这段音乐,小闹钟又在干嘛?
(2)这段音乐与主题对比,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示点和线让学生选择 )
(3)你能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吗?
生根据音乐自编抒情优美的动作创造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听辨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感知音乐形象的变化,以律动方式参与其中,提高学生聆听与表现能力。
3. 欣赏第二插部音乐。
(1)听第一遍
师:别看小闹钟调皮,它可没有忘记它的主要任务,清晨,准时用它的铃声叫醒了小主人,仔细听,音乐中它的铃声出现了几次?
生:小闹钟打铃的声音一共出现8次.
(2)加入打击乐模拟闹铃声。
师:老师带来了几种打击乐,你们帮老师选一选哪种乐器更适合模拟闹铃的声音?
师唱旋律学生用打击乐模拟闹铃声,其他学生用弹舌模拟秒针走动的声音。
(3)随音乐演奏。
4.完整听赏(排色块 了解回旋曲式结构)。
师:下面让我们完整的聆听乐曲,根据音乐的变化,用你们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音乐。(主题:唱 第一插部:动 第二插部:奏)
5.小结乐曲结构——回旋曲式。
师:像这种主题音乐反复多次的出现,我们把这样的音乐称为回旋曲式。
【设计意图】通过加入打击乐模拟铃声、其他学生弹舌模拟钟表的滴答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感知音乐,在唱、动、奏等体验活动中,不断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
四、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师:同学们,老师从你们精彩的表演和兴奋的表情中,看出你们特别喜欢安德尔逊创作的这首乐曲,安德尔逊最喜欢用身边的小物品、小动物作为素材来创作音乐。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他的另一首速度风格不一样的作品《小猫的圆舞曲》,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欣赏《小猫的圆舞曲》)
小结:音乐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就一定会更加热爱生活。让我们在《顽皮的小闹钟》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