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

发布时间:2020-06-1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0~81页。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1. 引入。

  出示数字娃娃3、0、4、8。

  谈话:小朋友们,这里有四个数字娃娃,你能用其中的三个数字娃娃组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题目吗?比一比,看谁写的多。

  学生试写,并组织交流。

  2. 激疑。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算式,如:

  48 - 3  38 - 4  84 - 3

  30 - 8  34 - 8  43 - 8

  提问:你能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3. 揭题。

  谈话:在这些算式中,哪些算式我们已经学过?像30 - 8、34 - 8、43 - 8这样的算式你们会计算吗?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通过两组算式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准了起点,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探索新知

 1. 教学30 - 8。

启发:我们先来看30 - 8这道算式,你会计算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学生试算后,同桌交流。

  组织反馈:

  1) 指名演示摆法,边用小棒摆一摆,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先摆3捆,再拿出1捆拆开,从中去掉8根,剩下的2根和2捆合起来就是22根。)

  2) 指名在计数器上演示计算过程,边拨算珠边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小棒、计数器口述算理,形象地展现“退一作十”的过程,初步建构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34 - 8。

  谈话:我们再来看一道题。(指34 - 8)34 - 8的个位上不够减怎么办?你能开动脑筋想出办法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

  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

  反馈:你是怎样计算的?能把你的算法介绍给大家吗?(指名交流算法,教师逐一板书学生的计算过程。)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1) 从10根小棒里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4根合起来是26根。(板书:34 - 10 = 24,10 - 8 = 2,24 + 2 = 26)

  2) 拆开1捆小棒和4根合在一起,是14根,先算14减8得6,再算20加6得26。(板书:14 - 8 = 6,20 + 6 = 26)

  3) 先算34减4得30,再算30减4得26。(板书:34 - 4 = 30,30 - 4 = 26)

  4) 先算34减10得24,再算24加2得26。(板书:34 - 10 = 24,24 + 2 = 26)

  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引导:小朋友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计算34 - 8的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能说一说你喜欢的方法的计算过程吗?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第二种算法。

  小结:(略。)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简单告诉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化的“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34 - 8的结果,以促进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应用拓展

  1. 基础练习。

  1) “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练习,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对于24 - 9的计算,可以先算10 - 9 = 1,再算14 + 1 = 15;也可以先算14 - 9 = 5,再算10 + 5 = 15。

  2) “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练习,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从每组题中发现了什么,着重使学生体会算每组后三题,实际上都可以先算每组的第一题。

  2. 对比练习。

  按要求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 不退位减法:6□ - 4  35 - □

  2) 退位减法:6□ - 4    35 - □

  . 应用练习。

  1) “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练习,并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列式、怎样算的?

  2) “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

  4. 开放练习。

  想一想,(  )里能填几?

  45 - (  ) = 3□

  提问:括号里可以怎样填?为什么?

  再问:括号里最大可以填几?最小呢?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重点设计具有基础性、对比性和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更充分地感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认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