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10页例1和“练一练”,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认识几何体特征的过程,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主动观察和思考,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抽象和概括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准备:
圆柱和圆锥教具、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圆柱、圆锥形物体或学具。
教学构想: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和圆锥也是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揭题:我们在六年级上学期研究了两种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和研究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
出示例1情境图,谈话:关于圆柱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过。仔细观察,这里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柱体?
指名学生回答后指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还有很多。圆柱体简称柱,刚才这些形状的圆柱是直圆柱,我们在小学阶段研究的圆柱都是直圆柱。
引人:接下来,我们对圆柱作深入的研究与认识。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
(1)探索圆柱的特征。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形物体或学具,仔细观察或者用手摸一摸,你发现圆柱有什么特征?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①通过观察发现圆柱从上到下一样粗;
②通过比较发现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
③通过摸一摸,发现圆柱有一个面是弯曲的……
说明:圆柱的上、下有两个面,这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圆柱有一个面是弯曲的,它是一个曲面,(板书:曲面)而且上下是一样粗细的。
(2)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我们把圆柱都画出来,是这样的图形。(呈现圆柱直观图,暂不画出高和标注各部分名称)你发现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请到前面来指一指。
圆柱的面各有名称,并且圆柱还有高。圆柱的各个面分别叫什么呢?什么是圆柱的高?请大家阅读课本第9页小卡通下面的三行文字。
提问:谁来指着圆柱直观图说一说它的各部分名称?图中圆柱的高是怎样表示的?(画出高)
学生回答后在图中补充板书各部分名称。
交流: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圆柱形物体或学具,同桌相互指出它的底面和侧面。
提问:对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学生理解:在两个底面之间画垂直线段,能画无数条,长度都相等,其中任一条线段的长度都可以看作圆柱的高。
引申:(出示大屏幕)其实,圆柱的高在生活中有时还有另外的名称。如:一枚硬币扁扁的,可以看作一个很扁的圆柱体,一枚硬币的高一般叫什么?(厚)圆柱形铅笔的高通常叫作长,圆柱形水井的高通常叫作深。
(3)进一步归纳圆柱的特征。
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你对圆柱有了哪些认识?
小结并板书:圆柱的特征: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2.认识圆锥。
(1)探索圆锥的特征。
再次呈现例1情境图。
谈话:刚才我们在图中找到了一些圆柱,图中还有其他形状的物体,如巧克力、锥形铜块、粮堆等,它们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小学阶段学习的圆锥都是直圆锥。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锥?
引导: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圆锥形物体或学具,仔细观察,你发现圆锥有什么特征?同桌相互说一说。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圆锥的特征: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交流:请同桌相互指一指圆锥形学具的顶点和底面。
(2)认识圆锥的高。
谈话:这是圆锥的直观图。(出示圆锥直观图,暂不出示高)谁来指一指圆锥的顶点、底面和侧面?那么圆锥的高是什么?想一想,如果想不出来,可以阅读课本第10页中间的文字。
提问:什么是圆锥的高?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边媒体演示边交流:看一看怎样画圆锥的高。先找出底面圆心,标上字母O,再画出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连线,这条线段就是圆锥的高。如果圆锥是一个实心的物体,它的高是无法看到的,因此把它平移出来表示,这段距离就是圆锥的高。(板书表示)
(3)进一步归纳圆锥的特征。
提问:你对圆锥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对比小结。
交流:刚才大家一起认识了圆柱和圆锥,谁能说说圆柱和圆锥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要求学生按顺序给物体编号。
指名回答哪些编号的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编号的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提问:第1号物体为什么不是圆柱?第4号呢?第6号两个底面的圆完全相同,为什么也不是圆柱?
做练习二第1题。
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并独立完成图上标注。
展示学生的结果,集体评议。
3.做练习二第2题。
指名读题,了解题意。
引导:如果能凭想象直接作出判断,可在书上连线;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学具,按要求先观察,再连线。
学生独立做题后,展示学生的答案,集体评议。的圆圆用是明确:从前面、上面或右面观察某一个立体图形,可以看到一个相应的平面图形。
4.做练习二第3题
学生阅读题目,并根据要求剪图制作。
展示部分学生制成的圆柱和圆锥。
各自测量底面直径和高,(指导学生量圆柱和圆锥的高)并算出底面周长和底面积。
指名交流测量、计算结果,共同订正。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主要认识了哪两种立体图形?你对这两种立体图形有哪些新的认识?还有什么体会和经验想与大家交流?
课案设计与执行评价表
教学设计(课前) | 课堂执行(课后) | ||
简 洁 | ☆☆☆☆☆ | 简洁的形式 | ☆☆☆☆☆ |
清 晰 | ☆☆☆☆☆ | 丰富的意蕴 | ☆☆☆☆☆ |
自 然 | ☆☆☆☆☆ | 灵动的创造 | ☆☆☆☆☆ |
丰 富 | ☆☆☆☆☆ | 充分的自主 | ☆☆☆☆☆ |
深 刻 | ☆☆☆☆☆ | 优质的效果 | ☆☆☆☆☆ |
合 计 | ( )颗☆ | 合 计 | ( )颗☆ |
教后反思: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