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金字塔》教案
20金字塔
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0课《金字塔》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2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5.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相互印证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构想:
《金字塔》着重介绍世界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思想情感的激发。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的阅读帮助很大。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2)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你会想到哪些古建筑?(万里长城)
(3)说到埃及,你又会想到什么?(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和作者穆青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板书课题:金字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通过预习,这些词语一定会读了,谁来试试?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说说哪些词语的读音要提醒同学注意的?
2.出示多音字
3.这些词语的意思能理解吗?下面来考考你们了。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4.在预习这篇课文时有没有觉得它与以前我们学的课文与什么不同呢?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是呀,课文通过2篇短文,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金字塔》。请看
(一)出示活动一
默读两篇短文:
1.说说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用横线画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A. 默读
B.交流
(二)出示活动二
1.快速浏览两篇短文:思考两篇短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同坐的2人一起完成学习单。
2.交流。
A.默读
B.交流
- 出示活动三
再次默读两篇短文,他们虽然表达不同,但内容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地理位置、周围的环境、智慧的结晶、不解之谜,你能找出他们联系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学习单吗?
1..默读
2.交流展示学习单
(四)出示活动四
1.思考:为什么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呢?
2.古埃及人民当时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1.小组讨论: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评议。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板书: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2.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仿照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
3.试写调研报告。以课堂学到的知识为主,介绍你的探究成果,可以联系你的课外知识,加以介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