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一块奶酪

发布时间:2020-11-17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块奶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本课“宣、诱”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蚁王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难点: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1.在《狐狸分奶酪》这个故事里,为了从小熊兄弟的手里骗走这块美味的奶酪,狐狸可真是费尽心机哪!

  2.教师引导:奶酪的味道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品味品味吧。

  出示句子:

奶酪多诱(yòu)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tǎnɡ)口水。

他低下头,嗅(xiù)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

  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奶酪的美味。

  3.设疑激趣:看到这么香的奶酪,小蚂蚁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要求,自学课文。

  (1)教师引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学习提示,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2)关注学习提示,明确自学要求:

  第一遍,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遍,完成“学习提示”的第一项要求: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按要求自学。

  2.学习字词。

  (1)认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宣(xuān)布    诱(yòu)人    犹豫(yù)   跺(duò)脚

  处(chǔ)罚    稍(shào)息

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tiǎn)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yì)力,多强(qiánɡ)的纪律性啊!

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fàn)不许偷嘴的禁(jìn)令。怎么办呢?

  当他们重新聚(jù)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小组交流,自主识记生字。

认读: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毅力很强违犯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到

指导读有关动作的词语:宣布处罚舔一下稍息跺脚聚到

扩词:宣告、心照不宣、处分、独处一处、诱惑、循循善诱、舔一舔、舔犊之情、强壮、自强不息、犯法、明知故犯、禁止、门禁森严、稍息立正、豫剧、不豫之色、聚集、聚精会神

  (3)多音字“处”“稍”据词定音。

  出示“处”字两种读音的字典义项,引导学生发现:“处”在“处罚、处理”等词语中读chǔ;在“别处、到处”等词语中读chù。

强调“稍”在“稍息”中读shào,在其他词语中都读shāo。

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shāo 本义为禾末,引申为略微:稍稍、稍微、稍许、稍纵即逝。

shào 军事或体操的口令:稍息。

②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chǔ 1>居住:穴居野处。2>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3>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4>决定,决断:处理。5>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6>止,隐退:处暑。

chù 1>地方:处处、处所。3>点,部分:长(cháng)处、好处。3>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

练学以致用: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这双鞋子有点小,稍(     )微再大一些就好了。(shāo)

b.体育课上,老师喊口令:“稍(    )息,立正!”(shào)

c.犯了错就该受到处(    )罚。(chǔ)

d.这里到处(    )是石头。(chù)

  3.梳理故事内容。

  (1)问题引导,简述大意。

  教师提问:故事主要写谁?他们在干什么?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问题,并把答案串成故事大意: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把一块奶酪搬进洞里。

2)事件梳理,细化内容。

课文哪些段落写的得是蚂蚁们搬运奶酪的过程呢?生观察,交流。那么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段。那么前面几段写什么呢?最后一段呢?

  ①默读思考。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做了哪些事情?

  ②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梳理。

  起因:宣布禁令。

  经过:发现奶酪;拽掉奶酪一角;支开同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奶酪渣。

  结果:干活劲头更足,奶酪很快搬进洞里。

  (3)自主练说,全班交流。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每部分的内容串连起来,说清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研读课文:

1)最后一段写蚂蚁们干活的劲头更足了,一个“又”字告诉我们前面也写到了蚂蚁们干活,你能找到吗?这就叫“前后照应”(出示)

2)出示第一次干活的句段,争先恐后什么意思?你能用这个词来说一句话。大家这样争先恐后地干活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蚂蚁队长表示如果自己偷嘴,也要和大家一样受到处罚,他的这种以身作则的行动鼓舞了小蚂蚁们,所以大家才这样争先恐后的干活。)

3)出示第二次干活的句段,这次干活劲头比刚才还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你默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找到原因。

(因为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把奶酪渣让给了最小的蚂蚁吃,他的举动赢得大家的爱戴和拥护,所以……)

那么,是不是蚂蚁队长从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呢?哪些地方写出了蚂蚁队长内心的矛盾、纠结和挣扎呢?

句段一:盯着那一点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 (心理描写更衬托出人物的真实性、合理性,我们在描写人物时也可以去学着写写人物的心理描写。)

句段二: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蚂蚁队长在犹豫什么?你能仿照上面写写此时蚂蚁队长的想法吗?)

蚂蚁队长犹豫了一会儿,心里想:              

你喜欢蚂蚁队长吗?请你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来说一说。

三、角色表演,体会心理

1.师生合作表演课文第1—3自然段。

  (1)师生合作表演。

  请一名学生扮演蚂蚁队长,一名学生扮演小蚂蚁,其余学生扮演其他蚂蚁,教师读旁白。

  (2)师生共同评议。

  引导学生从文中画出相应依据,从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3)根据评议再次表演。

  2.学生自主表演课文第4—13自然段。

  (1)小组合作表演。

  ①从文中画出提示语气、动作、神态的词句。

  ②分角色表演。

  ③从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议、修改,再表演。

  (2)上台展示表演。

  请一至两组学生上台展示表演,其他小组学生欣赏评议。

  3.教师采访,各抒心声。

  教师采访时,适时出示相应语段,学生根据扮演的角色说说内心想法。

四、聚焦人物,交流品评

  1.教师出示学习提示第二项要求: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

  2.学生简要交流对蚂蚁队长的评价。

  预设一: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尽管他很想吃奶酪渣,还是以身作则,遵守不贪嘴的禁令。

  预设二: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爱护弱小,让最小的蚂蚁吃掉美味的奶酪渣。

  预设三:我不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发布指令时过于威严,不够亲切。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词句,借以佐证自己的评价,教师提示学生可重点关注蚂蚁队长的言行和内心活动。

  4.学生交流,阐述理由。

五、小结学法,推荐阅读

  1.小结学法。

  教师提示:学习童话故事,可以根据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通过角色表演来体会人物内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