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1-27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感受童话里丰富的想象

——三上《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抓住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找出能表明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的例子,感受童话里丰富的想象。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课文

1.上一节课我们大概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文讲的是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

童话讲了两只蟋蟀玩(        ),“红头” 不幸误入(          ),做了一次惊险的(        ),最后在同伴青头的帮助下(         ),成功回到草地上的故事。

2.这既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也是一次惊险的历程,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深入“旅行”,感受童话故事丰满的人物形象

(一)随红头旅行,角色体验,感受童话人物丰富的心情

过渡:青头把红头在牛肚子里的经历当作一次旅行。旅行应该给人带来快乐,可红头在这次旅行中,它的心情怎样?

1.出示学习单

(1)用横线画出描写红头的语句,体会它的心情

(2)小组分角色朗读第7~1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读出相应的语气。

2.交流与分享。

(1)出示语句,想象朗读。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觜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2)想象人物,体会心情。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红头,体会到红头怎样的心情

小结:红头一开始被牛卷至嘴里后,经历了“害怕一恐惧绝望一悲哀一幸运”的心情变化过程。

(3)小组合作读出它心情的变化。注意关注提示语、标点符号,再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就能读好人物相应的语气。(直接读语言,不读旁白)

创设语言情境,提示指导:

△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刚才还在开开心心地玩,突然间就面临死亡的威胁,它拼命地叫起来。(“拼命地叫起来”、感叹号显示红色)

△红头因为害怕,说话都断断续续了。(省略号、感叹号显示红色)

△当我们内心恐惧的时候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双手握拳放在胸前,五官挤到一块儿皱眉。加上动作和表情读一读。

△如果前面加上表示哭声的词“”,会更入情境。

△当无穷无尽的草缠绕着红头,它的世界天旋地转,力气越来越小,声音越来越微弱。

3.小结:刚才同学们分角色朗读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虽然有惊无险,但同学们朗读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这就是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带给我们的乐趣。

(二)走近青头,体会人物品质

过渡将红头从危险中拯救出来的是它的好朋友青头。青头虽然没有和它一起在牛肚子里旅行,但是它一直指挥着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能有青头这样一个好朋友,真是红头的幸运啊!

1.自主阅读。出示学习单:

(1)关注提示语和标点符号,朗读7~19自然段中描写青头的语句。

(2)从哪里可以看出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2.交流与分享。

(1)朗读描写青头的语句。

(2)交流描写青头帮助红头脱险的语句。

第一处: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提示:在红头遇到危险时,青头“一下子蹦到”“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运用知识指导红头避险,表现了青头为了好友奋不顾身、勇敢、镇定、机智的好品质。

第二处:青头又跳到牛身上……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提示:青头“又跳到牛身上”,运用自己掌握的牛胃的结构知识鼓励红头,给红头以信心。

第三处:“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你是勇敢的,你一定能出来的。”提示:青头运用自己掌握的牛胃反当知识指导安慰红头。

第四处: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提示:青头的两个细小的动作“爬"”“蹭”,使得老牛迫不得已地将红头喷了出来,青头不费吹灰之力就帮红头重见天日。

小结:刚才同学们细读了描写青头的一系列动作、语言的语句。面对险情,青头沉着冷静,又蹦又跳,又爬又蹭,运用掌握的牛的结构和反刍知识,又是鼓励又是安慰,巧妙地指导、帮助红头避险、脱险,一个勇、智慧、友爱的朋友形象跃然纸上。

3.分角色朗读对话。课文描写青头和红头的对话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咱们一起分角色读一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再次感受这场惊心动的旅行历程和充满关爱的真挚友情。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红头的语言,女生读青头的语言。

4.课文的第8至19自然段完整地介绍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其中,第8至16然段都是对话,再次默读这部分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1)对话有提示语。追问:提示语一般写什么?(交待谁说的话以及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表情等)

比较:出示第8~12自然段,如果把提示语都写在了前面,你们觉得怎么样?(平静地述时写在前面,比较急切时把提示语写在后面有效果)

(2)没有提示语。在这部分中,有的自然段是没有提示语的,你们觉得需要加上吗?(话对象明确,说话紧凑时可以不用)

3)得救的红头高兴地只说了三个字:谢谢你。其实它心里还有很多话要说,它还会对青头说些什么?青头又会怎么回答呢?请你也来写一组对话,注意提示语和标点。

、画线路图,了解旅行过程,感受童话故事曲折的情节

1.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怎样的旅行?出示学习单和牛肚图。

1)浏览课文7-19自然段,

在牛图上画出红头旅行的路线。

(2)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连词,讲讲红头旅行的过程。

(3)评价要点:信息完整★,路线正确★,讲述清楚★。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展示。

4.反馈纠正。

、回顾旅行,了解童话故事里的科普知识

1.了解牛胃结构。出示语句: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2.了解反刍。

从红头旅行的过程中,你知道了牛的消化特点是什么?红头随着草一起来到第二个胃后就回到了牛嘴里,这就是“反刍”。(相机出示反刍知识的相关介绍)

3.小结:张之路爷爷将“反刍”这样一个复杂的科学知识,在了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

、依据旅行路线图练习讲故事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怎么讲好这个故事?(教师提示:整合红头旅行路线、心情变化及青头一系列动作表现。)评价要点:故事情节完整★,人物语气生动★,人物动作准确★。

3.同桌练讲,互相补充。

4全班展示,师生评价。

、回望单元整体,课外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读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

出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的对话框,归纳出童话有趣、想象丰富、包含知识的特点。

2同学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交流阅读情况,教师推荐《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我们的土壤妈妈》等作品。推荐阅读“快乐读书吧”中的书目。

3.同学们自己写过童话吗?学生练习编写童话故事。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