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1-30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

(1)教师待学生汇报后:从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

(2)教师朗读课文第1小节。

2.质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首什么样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认识“冖、灬”两个部首,学生学习“写”“诗”两个生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并组词。同时强调:“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板块二  初读课文定位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多种形式读文。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板块三  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1.检查第1节。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4)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小老师领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班内竞赛抢读,猜一猜读。

2.检查第2至4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1)导学: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5)导学: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如:

过: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辶+寸=过。组词:过去 过来 过年

给: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纟+合=给。组词:送给 给你

当: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当。当是一个多音字。

6)导学: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

如:一串水珠。

①学习“串”,可以用象形记忆法,两块肉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

②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③运用: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7)谜语:门外有人——们。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9)导学: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①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②导学:这些都叫标点符号。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③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课件:标点符号歌

3.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

1)导读: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

2)指名读第5小节。其他同学要思考: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只有一个字“呱”。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

4.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蝌蚪,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5.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导学:这些生字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先自由练读,再齐读。)

板块四  自主读帖指导写字

1.学写生字“下”。

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提醒书写姿势。“三个一”。)

2.自学生字“个”

个:撇捺舒展,竖在中线,对准撇捺交叉点,不要碰到撇和捺。

3.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逗号(,)

句号(。)

省略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课件演示:青蛙图)引导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字词:写诗、雨点儿、我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你、当心、我们、成了。

2)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

4.生字回文,整体感知。

板块二  入境入情感悟诗意

1.学习第1节。

(1)教师播放下小雨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雨点儿”。

(2)教师: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池塘里,落到了荷叶上,还落到了哪里?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启发想象(学生汇报) (如: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3)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当雨点儿落在身上,你会有什么感受? (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4)引读: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导学: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5)导学: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看图片的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

⑤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引读: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啊!我们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8)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的背下来。

3.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1)导学: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读一读儿歌:

逗号歌。

标点符号谁最忙?逗号使用最频繁。

句子中间要停顿,往往由它来值班。

句号歌。

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4.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教师出示第5节,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这首诗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学生汇报,教师明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

(3)教师:“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4)教师引读青蛙的诗。

①青蛙用它的诗赞美五彩缤纷的春天,它大声地朗诵—(学生齐读)呱呱……

②青蛙用它的诗感谢帮助它的朋友,它大声的朗诵—(学生齐读)呱呱……

③青蛙用它的诗抒发内心的喜悦,它大声的朗诵—(学生齐读)呱呱……

4.出示图片,教师小结:雨天的景色多美!青蛙的朋友们多么团结! 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朗读全文吧。

板块三  完成练习巩固标点

1.教师出示课文第5节,学生圈出诗中的逗号和句号。

2.教师示范写逗号和句话,学生练习书写。(田字格中的书写)

板块四  指导观察自主书写

1.指导书写“雨”字。

1)导学:观察这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第四笔在竖中线,中间四点有空间;中间的四个点的方向要一致,分布均匀。)

2)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3)用投影把写得好的展示给大家看。

2.指导书写“们”字。

们:左窄右宽。点的起笔低于撇,第四笔竖略高于第二笔的竖,并靠近竖中线。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呱呱   呱呱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