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发布时间:2021-03-3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并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理解并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写出相应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并能正确地读出算式。

2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表达平均分后的结果,感受有余数除法含义。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20根小棒。

教学构想:

1.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中,主要开展以下活动活动。第一,让每个小组准备10支铅笔或10根小棒,提出:10支铅笔,每人分2支,结果怎样?每人分3支,结果怎样?每人分4支、5支、6支呢?要求学生根据上述问题有次序地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填在表中。第二,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把操作结果进行分类。第三,根据分类情况,即时指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出示一道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介绍余数及算式的读法。第四,让学生根据上述操作中其他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尝试列出不同的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借助直观,巩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练习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或看图写算式,不应该让学生脱离直观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要关注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及剩余数的操作、因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完善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第三,要突出算式中单位名称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根据写出的算式,再说说具体的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在表达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

8×2=      7×3=      36÷6=       8÷8=

8×1=      7×5=      48÷6=       32÷8=

72÷8=     6×9=     45÷9×6=    81÷9+4=

二、探究交流

1每人分2支铅笔

谈话: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游戏。

提问: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10支铅笔,请每组的1号同学分一分,每人2支,可以分给几个人?

学生小组活动。

提问: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的结果?分完了没有?其他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我们把这一次分铅笔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谈话: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填2),分给了几人?(填5)。

还剩几支?没有剩余,我们就画上一短横。(划横线)

2.每人分3支、4支、5支、6支铅笔

谈话:10支铅笔,每人分2支,5个人正好分完。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填3),会怎么样呢?每人分4支(填4).5支(填5).6支(填6)呢?我们一起试着来分一分。

学生小组活动:从2号同学起,每人试着分一种,并把分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把它记录在这样的一张表里。(出示学生的表)当一个人分的时候,别人要注意他分得对不对,组长填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组长填对了没有。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其中剩下的支数用红色填写。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指最后一栏),10 支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小结:10支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提问: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引导: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支,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提问: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谈话:这三次没有分完的,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先来看每人分3支的这一种分法。

出示: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

引导:这句话,在写这道除法算式时,被除数是多少,(填10÷)除数是几?(填3=)商是几?(填3)这个3表示什么?(填“人”)还剩几支?

还剩1支怎样表示呢?我们可以在3人后面点6个小圆点(边说边点),再写上1支(边说边写),这个1就表示还剩1支,根据它的意思,你想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自由说。

对,这个剩下的1就叫做余数。板书:余数

这个算式(在算式下划红线,单位名称不划出)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跟我一起读一读,再齐读。

把单位名称带进去,谁会读?(指2人读)

这个1 叫做什么?

指出:这个1叫做余数。

提问:根据刚才分的结果,10÷3=3(人)……1(支)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10除以3等于3余1在这里就表示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

谈话:每人分4支,每人分6支,也都有剩余,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先小组讨论一下。

2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出示例2:

提问:怎样列式计算可以拼成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呢?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并组织交流。

12 ÷ 4 = 3(个)。

提问:如果13、14、15、16根,想一想,可以拼成几个?还剩几根?

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果:13 ÷ 4 = 3(个)……1(根)。

14 ÷ 4 = 3(个)……2(根)。

15 ÷ 4 = 3(个)……3(根)。

16 ÷ 4 = 4(个)。

3)引导学生归纳。

讨论:余数到底是几?为什么余数不能是4?(剩下的4根小棒还可以再拼1个正方形。)

4)提问:比较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发现?

小结并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3揭示课题

提问:请同学们看,这3道除法算式(指三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这2道除法算式(指两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谈话:对!这三个除法算式都有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三、检测完善

1想想做做1

请同学们拿出8根小棒摆一摆,再把摆的结果填在括号里,并且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2想想做做2

出示第2题。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各自完成下面的2道题。

集体讲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想想做做3

学生自己完成,完后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