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电子备课> 详细内容

《端午粽》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4-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内容:《端午粽》

教学目标:

l.认识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 个偏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 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在朗读中想象画面,体会外婆粽子里所蕴含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l.认识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 个偏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 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教学难点:

1.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在朗读中想象画面,体会外婆粽子里所蕴含的情感。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构想:

《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的散文集《哪哪糖和小雪灯》。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粽子,盼我们回去。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了粽子的色、形、香、味。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外婆的粽子花样多。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吃粽子的由来。全文以儿童的口吻叙述,语言浅显,描述生动,字里行间蕴含了外婆浓浓的亲情,邻居间浓浓的乡情,端午的文化情怀。文中词语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韵昧十足。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词语搭配的准确形象,积累此类词语,可以丰富表达。

课文的插图是一幅粽子图,青青的箬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子,与文中的描绘一致,配合课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形象记忆。本文长句子较多,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读好长句子的方法。积累富有特色的含叠词的偏正短语、数量短语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一、激趣导入

1.做游戏:根据风俗猜节日。

  月儿圆,吃月饼。(中秋节)

放鞭炮,贴春联,大拜年。(春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介绍什么节日的?(PPT图片介绍风俗)

出示课题:端午粽。

端午节的风俗是吃粽子,所以粽子也叫——端午粽。

2.学习生字“端、粽”。

(1)“端”字里有我们的一位老朋友——“立”,在这里有了什么变化? 这就是立字旁。(“立”的第二笔横画变短,最后一笔横变成提)

(2) 出示粽子图片,说说怎么记这个字“粽”。

让学生图字对照,发现字形与意思的联系(粽子是糯米做的,左边是个“米”)

认识生字“米”:通过字谜识记——八十八,猜一字。

“米”变成米字旁,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当“米”成为偏旁时,横变短,捺要收回变成点,让出位置给旁边的“宗”)

 

板块二初读课文,了解粽子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要求:先听一遍课文,给文章标上小节号。

自由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强化单字的发音,后鼻韵母、三拼音节、翘舌音。

2.指名读课文,识字学句。

又到年端午时,外婆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愿意读一读?

①理解“总会”:你能换个词吗? 再读这句话,突出“一到……总会……”,强调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②认识生字“节”,怎么记住它? 给它找两个朋友(组词):节日、过节……

过渡:你们知道外婆包的粽子是怎样的吗? 快速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板块三  走进课文,观察粽子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外婆包的粽子需要哪些材料。

2.出示第一句话,相机用红色突出“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1)图文对照理解词语: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出示文中粽子的插图,重点了解“箬竹叶”。

形状:长长的,宽宽的

颜色:青青的,碧绿的

质地:不怕水

味道:有竹叶的清香。

2)这三个词都是写外婆包的粽子的,读一读,好看吗?

引导学生发现颜色的美:“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色彩诱人。

3)这三个词都是写外婆包的粽子的,读一读,好听吗?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两个字都是一样的,重叠的,读起来就有节奏了。

4)你会照这三个词语的样子,再说一说吗?

  

3.把这三个词语放到句子里,读好第一句话。

(1)这三个词语在句子中要读得连贯,不能分开。

(2)点红句子中两个逗号,一个句号,碰到逗号的时候需要停顿一下。

(3)句子长,句中还可以适当停顿。自己读读,体会在哪儿停顿比较好。

  学生试着读读,教师范读,划分停顿符号。

(4) 再读,注意突出“里面、中间”。

相机认识生字“间”:门里有个日。

师小结:瞧,加上这些表示位置的词语,我们读起来就更加明白了。

 

4.小组合作:读好第二、三句话。这两句话也很长,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读好吗?  

1)自读体会在哪儿停顿比较好,试着划分停顿符号。

2)小组内成员互相读,互相评价。

5. 读好词语:一掀开锅盖、一股清香、剥开粽叶、又黏又甜。

相机做动作理解“掀开、剥开”的意思。

 

 

板块四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午、节、真”

(1)观察这3个字,找关键笔画。

(2) 交流:3个字关键笔画长横,要写平写舒展。(3个字的长横点红)

2.书写生字“叶”。

注意摆好间架结构,师不做指导。自己书写。

3.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再修改,练写。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复习导入,回顾前文

1.还记得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引读:粽子是用……

2.师小结:竹叶香,糯米黏,红枣甜,难怪说外婆包的粽子——出示词语“十分好吃”。

“十分好吃”还可以怎么说? (很好吃、特别好吃、非常好吃)

过渡:外婆包的粽子有什么特别的?

 

板块二  深入文本,品味特点

l.出示第一句: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指名读,师相机评价,指导朗读。

师评价:粽子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没有听出来,有人会读吗?

师评价:这回我听出来了,外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你们听出来了吗? 看来他哪个词读得好?会像他那样读吗? 齐读句子。

 

师评价:我还听出了你们赞扬、自豪的语气,夸什么? (好吃、花样多)

2.谁来奇夸外婆包的粽子?

第一、二句一起出示: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借助红豆粽图:

你肯定很喜欢吃吧? 它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和红红的豆子。

{C}<!--[if !supportLists]-->① {C}<!--[endif]-->还有谁也喜欢红豆粽? 也像这样说说:它是用           ,里面裹着      

②出示“豆”字和有关图片:你们认识这些和豆有关的东西吗?

师边说边范写“豆”,学生书空。

3.外婆包了这么多的粽子,只给我们吃吗? 还会给谁吃呢?

出示句子: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1) 按照上节课的方法,读好长句子。

(2) 小组内合作检查朗读的停顿。

(3) 邻居吃了外婆包的粽子,他们会说些什么? 他们心里也会——(出示词,美滋滋)

引导学生体会外婆与邻居之间的乡情。

4. 让我们捧起书,美滋滋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板块三  再读课文,深入传统

1.自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

出示句子: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读读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

预设:为什么要吃粽子来纪念屈原呢? 屈原到底是什么人?

:有人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指名说,师点评和适当补充)

3.学习词语“纪念、据说”。

(1) 现在我们知道,屈原是——(指名说)是的,他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那么久那么久,但我们的心里还想着他,用一个词来说——出示词语“纪念”。

你看“念”的字形, 上面是个“今”,下面有个“心”,直到今天我们心里还想念着。

(2) 我们知道屈原的这些事情都是听别人说的,听大家说的,这就叫——出示词语“据说”。

板块四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学习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2.了解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你知道还有哪些习俗?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3.你还了解我国哪些传统节日的习俗?

 

板块五指导书写,连写生字

1.“豆”课堂上已经写过了,还记得书写诀窍吗?

师提示:上横短,口字扁,点撇藏,下横长。

2.“米”和“分”结构不同,共同的笔画撇捺,都要写舒展。

“分”的撇捺像把伞,遮住“刀”字别外伸。

3.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再修改,练写。

课案设计与执行评价表

 

教学设计(课前)

课堂执行(课后)

简  洁

☆☆☆☆☆

简洁的形式

☆☆☆☆☆

清  晰

☆☆☆☆☆

丰富的意蕴

☆☆☆☆☆

自  然

☆☆☆☆☆

灵动的创造

☆☆☆☆☆

丰  富

☆☆☆☆☆

充分的自主

☆☆☆☆☆

深  刻

☆☆☆☆☆

优质的效果

☆☆☆☆☆

合  计

(    )颗☆

合  计

(     )颗☆

 

教学反思: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