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教案
一、出示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喜欢。
师:看这幅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跳绳。
师:他们在——?
生:拔河。
师:仔细观察,这两根绳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生:跳绳的是弯弯的(板书:弯弯的),拔河的绳子是直直的(板贴:直直的)
师: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新朋友就藏在其中的图片里,想不想一起去认识一下?
二、动手操作,感知特征
1.体会线段的特征:直直的、有2个端点
师:瞧,老师带来了一根毛线,小朋友们,毛线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
生:弯弯的。
师:你能想办法把它变直吗?
生上台展示。(请2个学生展示)
师:谁来指一指,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是直的。(指名指一指)
师:刚才毛线是弯弯的,现在呢?(直直的)(板书:画箭头)
师:孩子们,这条直的毛线中隐藏了数学中神奇的概念,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你知道是谁吗?(板书:认识线段)
师:双手拉紧,两手之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线段。谁再来上来指一指从哪到哪可以看成线段?
师:孩子们,你能不能把你心中线段的样子画下来?请试试看。(完成学习单的第一题)
师:下面小朋友们,观察你们画的和戴老师画的有什么不同?戴老师多画了几根小竖线,猜一猜,他们表示什么?
师:在数学里,用2个竖线表示端点,分别表示起点和终点。(板书:两个端点)
学生修改线段。
2.捏毛线,体会线段的特征:有长短
师:(拿出毛线,手往后拿一点点)孩子们,它是线段吗?
师:从哪儿到哪儿?
师:这个线段跟刚才拉出的线段相比,有什么变化呀?
生:变长了。
师:那这条呢?
生:变短了。
师:说明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有长短)
师:旋转线段,它是线段吗?
师:平移线段,它是线段吗?
生: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们都是直直的。
3.再次感受线段的特点
师:现在小朋友已经认识了线段,请大家回忆一下刚刚我们一开始提到的两种绳子里,哪个可以看成是线段呢?
生:拔河的绳子可以看成线段。
师:请你来当小判官:你能判断下面的哪些图形是线段吗?出示“想想做做60页第一题”,说明为什么是线段,为什么不是线段?
4.找线段、折线段
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线段。瞧,这是我们的数学书,像数学书的这条边可以看成线段,这是它的两个端点。还有哪条边可以看成线段呢?
师:瞧!这是一张正方形纸,你找到了几条线段?
生:4条。
师:瞧,我来变个魔术,我把它对折,再展开,你看到新的线段了吗?
师:这条折痕也可以看成线段。
师:像老师这样对折一次,折痕就可以看成线段。你们也来动手折一折吧。听好要求,先折一折,再和同桌比一比,谁的长,谁的短,开始。
师:现在请你再折一张,和刚刚长短不同的线段。
师:折好了,和小组里的同学比一比。
师:好,小朋友们,把你们折好的正方形举起来,这是戴老师折的,谁折的比我长一些呢?
师:沿着对角折,就是最长的线段。
师:谁折的比我短一些呢?
生上台展示。
师:那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和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指名学生汇报找到的生活中的线段并指一指。(4个人)
师:线段还有很多,说的完吗?线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瞧!斑马线上有线段;栅栏上也有。
继续展示生活中的线段。
师:水龙头里有线段吗?(有)
师:看,小朋友在踢足球呢。请你看仔细喽,看到线段了吗?
生:从男孩的脚一直踢到女孩的脚,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师: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师:那这样踢,是线段吗?
生:不是。(板书:划去弯弯的)
师:是呀,线段是直直的。
三、联系生活,拓展知识
1.数线段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认识了线段的特征,画了线段,折了线段,也找了线段,下面敢不敢接受老师给你们的挑战?其实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想一想,每个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明确:几边形就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的。
师追问: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八边形呢?由10条线段围的是( )边形。
{C}<!--[if !supportLists]-->2. {C}<!--[endif]-->连线段
学生完成学习单的第二题和第三题。
师:这里有两个点,你连了几条线段?
生:1条。
师:变成了三个点,能连几条线段?连成了什么图形?
生:能连三条线段,连成了三角形
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倒你们,现在加大难度。四个点呢?
学生尝试。
师:你连着几条?
交流:看来有的小朋友连的时候好像漏掉了,那谁有好方法,连的时候不要遗漏呢?
(展示两种方法:由外向内、按点的顺序画)
学以致用,用上巧方法,学生尝试连接五个点。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画了几条?
生:10条。
师:来,看,跟老师画的一模一样的,掌声送给自己。
四、课堂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现在你对线段有什么印象呢?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