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体态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3-12-10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构成了一个图像符号系统,让教者所要表达和交换信息的可视化。合理使用体态语言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一、助推概念的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方伯特的“体态效应”研究表明:人获得信息7%来自文字,38%来自语言,55%来自体态语言。数学教学常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从具体形象入手,再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机地把表情、动作、姿态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例如,教学“射线、直线和角”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射线、直线的概念,教师可先画一条线段,从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时,用直尺向一边画,教师的目光向远方不断地延伸,手也顺着不断地延伸。教师的“沉默”与目光中的“距离”留给学生观察、揣摩、思考、辨别、想象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目光和手势中,意会了无限延长的含义。同样教学直线时,师生一起用两手比划出一条线段,手再向两边无限地延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无限延长的含义。教师利用非言语表达配合讲解,传递细致的附加信息,和学生交流思想感情,以无声胜有声。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对于“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概念的理解学生颇有难度,教师借助食指和中指并拢再分开,两脚并拢再张开这两个动作,让学生自己演示、体会。学生很快理解并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发现把扇子打开,也是角变大。”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直观的体态语结合起来,可以收到“言语不多道理深”的教学效果,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二、增强数学活动的趣味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接受的信息总量中,有83%从视觉获得,只有11%从听觉获得。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有时会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限制学生“动”,强制他们听课。如果教师因势利导,把体态语安排在游戏中,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

例如,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教师设计“用手指凑10”的活动,教师伸出1个手指头与学生伸出9个手指头正好凑成10,伸出2个手指头与学生伸出8个手指头正好凑成10,以此类推……这一活动可以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进行。充满趣味性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教材要求学生先说一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教师可设个计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拍掌表示商是几位数,学生在欢快的拍掌节奏中愿意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一改计算课教学的沉闷。教学“24时记时法”课后的练习时,教师让学生用两手臂作时针、分针来表示时间,随着老师3时、15时、9时、6时、20时指令的发出,学生借助身体的活动粗糙地比画着,但这一体态语的运用使得学生积极参与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转换,也成了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三、推动数量关系的有效建构

罗曼·罗兰说过: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的观察有其独特的敏感性,常从教师的体态语细节中感受到“不满意某同学的同学”“在期待我回答问题”“老师很高兴”等含意。教师脸上舒展,课堂气氛就会平和;教师脸色难看,课堂气氛就会紧张。教师的目光看到哪里,课堂注意的中心就转到哪里。因此,体态语具有整体的弥漫性和无形的感染性。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态势语言中的手势语言,即用手、腕、臂的活动来表达信息。在整个体态语言中,手势语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国社会学家路先列维·布留尔指出:“手与脑是这样密切联系的,以致于实际构成脑的一部分。文明的进步是由脑对于手以及反过来对脑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我们的语言是由大脑支配的,而手势几乎能够表达所有的语言。

例如,低年级学习求和的实际问题,教师利用态势语言,用两只手夸张的手势动作分别比画出两部分,再做合起来的动作,即把两只手从两端向上会拢,意为求和,并说:“把这部分和这一部分合起来,就是它们的总数了。合起来就是加起来,所以求和问题用加法解答。”学生从这个过程中理解了求和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四、促进评价活动的和谐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鼓励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之产生欣慰、幸福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常以微笑、注视、点头、肯定的手势等动作和表情与学生沟通,能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当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精彩时,教师可翘起大拇指,并点头称赞;当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一直缄默不言时,教师可以走过去,用手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当学生在做小动作时,教师可以走到他身边,轻抚他的脑袋表示提醒;当学生答错题时,教师可以给他一个鼓励和故意惊讶的眼神……一个凝视,一个微笑,一个无伤大雅的动作等,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鼓励和期待。教师给学生积极期望,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心理气氛就会比较融洽,学生的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些体态暗示往往比语言交流更能收到“无言之教”的奇效。

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正确、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言,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上充分发挥体态语的优势,能够创造“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美妙意境,带给学生别样的学习体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