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作为艺术而存在的课堂

发布时间:2015-02-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王崧舟在推出《两小儿辩日》一课之后,便有众多的专家、同行惊呼他的风格变了。这一声惊呼,大约缘于王崧舟本人所倡导诗意语文,更缘于其他人对诗意语文的解读。

 “诗意当然可有各种解法,但诗意的说法,最不应该被理解的,恐怕是像诗一般,或者以为是情感性的教学。否则,在观赏《两小儿辩日》之后,有了一头雾水,也不见奇怪了。即便以唯美主义去理解诗意,在我看来,也还如裹小脚那般不能如意。有时候我们太在意某一种提法的理论建构和阐释,殊不知越是这样,反越觉道理不清。王崧舟自己也写过一些文章评点诗意,但他的文字,也唯感悟而已,对我们理解诗意,只仅供参考。对于诗意的最好注解形式,恐怕仍是他的课堂教学。

因此,《两小儿辩日》之后,我们该反思下自己对于诗意语文理解的偏颇,也该重新审视王崧舟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真正精神了。

必须承认,虽然对王崧舟的课堂教学褒贬不一,但无论是学生还是观众,在聆听他的课堂时,都会凝神屏吸:不仅课堂中享受到了,也在课后忍不住要去。这正是他的课的特色,也是青年教师企图学习而从不曾真正学到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看,王崧舟从来都不仅在进行课堂教学,他更在进行一种艺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以自己对人和世界的理解,以一种艺术性的行为去解读文本的生命意义;同时,用他的教学思想,激活课堂参与者(包括学生和听课者)的精神追求。我们或者可以说,他的课堂,是一个艺术连续体,一个对内凝聚、对外辐射的艺术作品。

这首先表现在他对语言的艺术性观照之中。

《两小儿辩日》一文,并不以语言的激情而感动读者。但文本的人文意义,却往往在于教师、学生对它的态度和认识。事实上,这一文本的中心要点,在于辩斗,于辩斗中显现人的精神。王崧舟非常准确而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两组关键词语:车盖、盘盂,苍苍凉凉、探汤。而这正是引出辩斗的先导。在这里,教师非常巧妙地通过学生对这些词语之关系的探讨,明修栈桥,暗渡陈仓,很自然地将课堂气氛引向了辩斗。王崧舟的这一导入策略,表面上看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妥协,实质上却是利用了听课者的期待视野,制造了一种非常规的阅读心理,从而达到了陌生化效果。

对于辩斗,一般人都认为是《两小儿辩日》一课的精华所在。这固然不错,但也往往会招致一些质疑。譬如:为何辩斗?辩斗如何能促进语文?可是,当我们仔细分析整节课堂的进程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辩斗竟是王崧舟极力倡导的诵读的另类形式,是一种突破语言的囚笼,达到思想之表现的途径。

就整堂课而言,传统的诵读形式并不多见,虽然其精神仍是一以贯之。王崧舟一直认为,诵读是感悟作品的基本策略,是唤醒感觉的过程,是激活诗意的过程。因此,他鼓励学生的,是在诵读中找到自己:

师:好的,这是你的发现。你把这两处找到,读给大家听听,行吗?不着急,听清楚要求。注意你在读的时候,这四个词语怎么读,你琢磨琢磨。(对大家)我们听,他是怎么读这两小儿的话的,这四个词他是怎么读的。

这里的琢磨琢磨,耐人寻味。即如教师后来说的,四个词读得重一些,读得强调一些,更能让人感受到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因此,诵读的结果,是读者借语言的声响彰显了内心思想。但既是事实,辩斗自然便要发生。在《两小儿辩日》一课中,辩斗正成为了诵读的又一具体形式。我们看到,无论是师生辩斗,还是生生辩斗,参与者从不曾脱离文本;而辩斗中先导词语的及时变化,又无不映射出教师对诵读进程的把握和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提升:

师:一儿曰——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曰——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坚持曰——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争辩曰——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不服曰——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反驳曰——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一儿扯着嗓子曰——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师:一儿拍着胸脯曰——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在这个诵读à辩斗过程中,师生们艺术性地重构了辩斗的情境,但同时又并未放弃文本语言,反而以语言而做势,以语言而生魄,以语言而生意境。这一以语言而成的境界中,师生作为课堂艺术创作者不仅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更完成了自身与心灵的对话。

另一方面,在这追求生命的课堂艺术体中,教师以他的才气和性情进行着创作。王崧舟的课堂教学,常常是实践他的美学观的最佳场所。在这里,艺术创作的手法和技巧,作品所显现的张力,无不使读者(学生和观众)得到一种美的体验。

先是教师对课堂节奏的艺术性把握。观察整节课堂,我们发现,教师对于课堂的动静、错落、疏密、起伏的把握艺术而和谐,甚至对于课堂活动的时间分配,也是天然协调——师生开始辩斗的时刻,正处于课堂时间线的黄金分割点位置!同时,在辩斗之时,师生的语速加快,情绪愈来愈投入,课堂语势层层推进,而此时教师却能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冷静,并未产生忘我而使课堂主线滑散松弛。显然,教师在课堂内被分割为两个自我:第一个自我被课堂情境捕获,全心投入辩斗,为课堂之;第二个自我则是课堂之,他非常明白,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有责任控制课堂内话语的发展。由此可见,课堂内主线与辅线、明线与暗线、内线与外线相互制约,在韵动中显出理性,在平衡中显出和谐。

同时,恰如其分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课堂产生了一种唯美的情趣。同样是辩斗,从学生的词句诵读,到两位同学辩斗,到教师与学生辩斗,最后是学生间的组组辩斗,课堂进程愈趋高潮;而忽然间,观众正要会心击掌时,辩斗声却戛然停止:

师:辩啊,(众笑)怎么不辩啦?怎么不辩啦?怎么不辩啦?

1:嗓子喊哑了。

师:你怎么不辩啦?

2:孔子来了。

师:你怎么不辩啦?

3:孔子说话了。

此种情境,大约如修辞中的突降。其中的艺术效果十分明显。它打破了读者(观众)对辩斗的期待,同时教师及时借学生之口完成了课堂进程中的角色转换,在极动à极静的时空中迅速引出了辩斗之外的声音:孔子,从而产生无限的遐想空间。以老庄的境界而言,这便是大音唏声,大象无形,即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课堂艺术作品正在强烈的反衬中完成了美的意义,也从而达到了潘新和先生所说的语文教育的化境

这种境界,或许便是诗意语文的艺术追求罢。在《两小儿辩日》的结尾,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陌生化带来的时空想象:

1:我觉得他不会说,因为这时他感到很羞愧了。但是他会写在《论语》里面。

师:说得入情入理。有不同的看法吗?

2:我认为他会说,他是一个教育家,会去教育两小儿的。

师:听听也有道理。孔子到底会说还是不会说呢?(静)王老师也不能决也。下课。

在这里,学生的角色,从两小儿辩斗方的入境转到了孔子方的出境,再进而到了穿越时空的客观视角。这种视角转换,本身具反讽作用;而忽然以这样的形式收束课堂,更是留白天地宽(请注意结束语前的)。这样的结束,正合了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通过这样的手法,课堂内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莱辛)被定格,它将课堂文本的不确定性留给了读者,让读者去想象,去完成这件艺术品的终极意义。

纵观整个课堂,教师充分利用了他自身的素质,将语调、音色、急缓和课堂色彩等方面有机协调,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这样的协调,仿佛是音乐的创作,它发乎个人内在感悟,并不断地通过对话创造意义,从而对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空产生不同的听视觉冲击。我们可以说,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教师是主导的,但他主导的是艺术的生成;而学生则是另一种主导,因为他们在与这种艺术的对话中,开始了自己的想象,生成了自己的批判意识。

但是我们不能惟谈美感。因为真正的艺术是服务于人生的。王崧舟的课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体,但这一连续体不仅具有美学张力,它还蕴含了深层次的教育学和人类学的意义。王崧舟总是试图以他的传统人生美学思想,借助于课堂教学,在传达美的知识的同时,来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因此,他的课堂,使我们在获得美感的同时,也具有了思想的乐趣。

同他的其他课一样,《两小儿辩日》至少有四个教育对象。

一是课堂内的学生。他们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启蒙和情境的享受,这是诗意语文的直接成果。在王崧舟其他课例中,教师的情感压迫可能会使学生远离思想,而《两》课中,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地通过辩斗,以倾听、互诉、挑战的形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通过一定的角色转换,培植了思维和理性。因此,如果说《两小儿辩日》与其他课例有什么变化,那么我们不妨说,它的课堂文体变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度变了,但诗意的精神,却未曾改变。

第二个教育对象,则是教师自己。每一次的课堂展示,我们发现,首先感动的,往往是王崧舟自己。这正如张华教授在评他《一夜的工作》时说的, 因为他有艺术家的充满激情的心灵。……他自己首先被这种氛围所感动,于是,用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而又感染了我们在座的学生。每一次上课,教师的主体性形成便更进一层,他身上所散发的诗意色彩,便更促进了人的意义世界的生成。因此,不要把它看作是拯救学生,而要看作是拯救自己

第三个教育对象,是听课的观众。王崧舟上的是展示课,这一课型有它的特殊性,不能与常规课相并提。在这里,听众不惟是评点者、学习者,他同时更是受教育者,通过聆听,他不仅受到了艺术美感的熏陶,更可以因此激活思想,以更高、更远的角度审视语文教育。

第四个教育对象,是教育本身。不可否认,王崧舟的课堂艺术,从来都对现有的教育理念产生一股冲击,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问题。

这个人文性问题,到了《两小儿辩日》,已愈来愈深入到哲学层面。有人说,对于两小儿辩日在今天应当有的科学结论,不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认为这个哲学命题难以深究。不过我想,我们不需要深究一种哲学或科学,我们需要的,说到底,还是人学。

应该说,在《两小儿辩日》中,科学精神仍得以了发扬。但这种精神,是以怀疑为起点,以探究和辩斗为形式,以思想为结果。科学的精神存在于一个被历史地对待(詹姆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文意义正体现在对权威的蔑视和个体思想的自由抒发。由此,的意义不仅是他的存在意识,也同时是他的生命意识、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课堂,一直是他对现存人生意义边缘化的反动,一直是为追求建立在价值和意义的人生而作的不懈努力。有人说王崧舟是情感教育大师,殊不知情感只是手段,而非诗意的目的。因而《两小儿辩日》不走情感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诗意语文得到了转型。实质上,这只是课堂体裁的一种外延和扩张,一种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的诗意教育的深入。诗意语文的理想,正在于借助语文,借助课堂艺术体,回归对人的意义思考。

《两小儿辩日》是王崧舟先生的又一部艺术作品,是一部阐释他诗意语文的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以他的智慧照料了人的心魄,以一种艺术的存在对无意义的世界进行着一种抗争。同时,他的课堂艺术境界,也愈来愈趋向于老庄之道,回归于中国的传统美学。他在《<两小儿辩日>的境界三有》一文中写道:

课象是现实的、现世的,而课的境界则是对这种现实、现世的超越,是想象的、彼岸的。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只有在境界的中游弋,方有语文的澄明和洒落。

境界的说法,在王崧舟的课堂艺术里,实际上是一种意义的存在方式,即潘新和先生说的一种言语生存方式,一种言语生命状态,一种言语人生、诗意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恐怕正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对于西方教育思潮的包容,也是对此在人生世界的艺术注解。我们或者可以说,这正是诗意语文的责任。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