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走向综合:一种值得倡导的美术教学理念

发布时间:2017-01-0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美术是艺术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孤立的美术是不存在的。然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少教师过于强调美术学科的专业性,忽视了美术学科的综合性,这些严重伤害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为避免这些弊端,美术学科有必要与语文、音乐等方面的课程进行有机综合。实践证明,走美术与其他学科综合的教学途径,对开发儿童的美术潜能,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美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综合
自古以来,美术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一脉相连的。这对儿童画创作的教学很有启示。美术教师可以尝试将古诗、书法、绘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画画把古诗中的内容体现出来。这样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例如,有一首古诗《采莲曲》,作者是唐朝的王昌龄,具体内容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位教师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第一,背诗;第二,吟诗;第三,讲诗;第四,画诗。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引导儿童抓住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绘画技巧,结合古诗内容中表达出来的画面情景,进行想象创作。不少学生在创作出作品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适当的背景,使得画面内容与古诗内容和谐统一。
      二、美术与音乐学科之间的综合
音乐是一幅流动着的美丽图画,而美术是一首凝固着的动人音乐。借助音乐来辅导美术教学,往往能营造出一种富有立体思维的艺术境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当然,音乐与美术的融合,不是两种艺术形式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美术教学内容,选择与之风格、结构、情感相一致的音乐,从而突出美术教学重点,简化美术教学难点,全面凸显音乐的独特价值。这种在艺术内涵上的有机融合,使得美术与音乐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完美诠释。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画太阳》一课时,先播放了一首儿童歌曲《种太阳》:“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伴随着熟悉的歌曲,脚踩着欢快的节奏,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唱起来。“一个挂在冬天,一个挂在晚上……”,这样富有想象力的歌词,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在歌曲中,学生们想到了:太阳可以“种”?也可以“生产”呀!于是,一个个奇思妙想从学生们的头脑里冒出来了。“我生产一个太阳能汽车”、“我生产一个太阳能电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的思维打开了闸门,从太阳的用途联想到太阳的形状和色彩,再自由创造太阳的形象,编写太阳的故事,最后完成学生们心目中的“新太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播放音乐,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美好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创作**,从而使得学生的创作作品精彩纷呈。
      三、美术与乡土文化之间的综合
美术课程是一种文化,开发美术课程是每一个美术教师的责任。如何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呢?挖掘乡土文化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育人功能,促使孩子们去思考、去体验、去感受乡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生活在农村,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乡土文化的精髓,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浓郁的乡土情怀。
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古镇,布鞋是一种的特色产品。课堂上,我让学生了解布鞋、穿布鞋、画布鞋,让学生切实感受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从而使学生学会珍惜幸福的生活。又比如,我们李堡镇是全国有名的“剪板机之乡”,有很多剪板机厂家,约占全县的1/3。于是,我组织学生到学校综合实践基地——江海机床集团参观,看看工人生产出的剪板机,听听工作人员对剪板机机床的乡土踪迹和历史积淀。通过打造这种乡土课堂文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感受乡土文化的美。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到课堂里进行绘画创作,学生们可以把看到的、想到的形状等进行艺术加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四、美术与校园文化之间的综合
大自然是教材,教师是教材,校园也是教材。教师可以把校园里的文化资源引进课堂,从而丰富美术资源的内涵。美术阵地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儿童节、艺术节等,更能体现它在校园里的独特作用。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特殊的节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美术课堂,征集这些活动的宣传海报、活动会标等。这样不仅可以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集体的意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被动复制者,而是主动开启思路的人。
      总之,美术与其他方面的综合还有很多。比如,美术与数学、科学、体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当在不丧失美术学科本性的前提下去致力于综合各种课堂教学资源。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