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浅谈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发布时间:2018-01-02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重视课前准备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开始,上节课的内容或课件活动是学生的兴奋点所在。比如说,在一节美术课后,我发现孩子们仍然沉静于美术创作中,压根儿没有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所以说,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手段。我们可以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前开展一些有意思的活动,例如猜谜语、手指操等,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证明,猜谜引入法、游戏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注意的同时,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虽然我教龄不长,但经实践发现,如果课堂创设情境,比如说,添加一些孩子们熟知的动画人物,组织一些游戏互动环节、挑战环节等,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会空前膨胀,注意力会一直跟随着教师的脚步行走,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接受知识很轻松。

三.教师语言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曾在书上看过这样一则小笑话“有位校长去听一位资深优秀教师的课,课堂上,教师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吸引大家注意。当教师在讲一道题目时,提问:‘谁会解答这道题?’,校长脱口而出:‘我会’。”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笑话,但是这充分说明在课堂上,正是由于教师的声情并茂、讲做结合,才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利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和兴趣,不断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学习品质。

四.明确学习目的,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是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是学习的内驱力。一个人对学习是否专注,往往与其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有很大关系。如果学习目的明确,就会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有效地继续学习,注意力就会最大限度、持久有效地发挥作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一节数学课堂上,在讲解一道例题,但在课后作业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太佳。但是,在讲解另一道例题时,我强调了这道题一定要好好听讲,课后作业将会出现同类型的题目,会发现孩子们听讲特别认真,而且在课后作业反应中,学生的学习效果颇佳。

一个人的学习效果是否优秀,往往与其注意力的是否集中有很大关系。在课堂上,我们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前准备、创设情境(添加有趣的动漫人物、游戏环节、挑战环节等)、生动形象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在做作业时,可以通过设定学习目的,例如画一根时间线,注明:学习时间、生活活动时间、游戏时间。告诉孩子你的学习时间的长短决定着你游戏时间长短,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