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漫谈
主题式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将比较零散的知识和一系列活动统一起来,不断地帮助学生提高整合知识点的能力,并对意义相近、形式类似的知识点加以整合,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主题式阅读的朗诵、背诵,主题式阅读课内课外相结合这一点谈谈自己的观点,旨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浴朗读和背诵之风,熏陶丰富情感
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读”,课堂上要以读为本,少讲多读。课堂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读书机会,创设读书环境,实现自由读、充分读,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意境和神韵,要在整体上感知课文,培养自己的语感,受到熏陶。
背诵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方法之一,在背中积累语言。阅读教学还要强化背诵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比如理解式的背诵,复述式的背诵,再加上想象背诵等。学生不断地背诵佳词妙句,养成背诵古诗韵文和精彩片段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只有多读、多背,才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语言的规范化,少一些口头语言。
二、栉主题阅读之雨,塑造高尚心灵
语文综合素养培养靠阅读,而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的反复讲来实现的,更不是靠老师给他们大量的习题来实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精做题,多读书,广泛阅读。”但是一部分老师好像没有领悟出课程标准的理念主旨。在课堂上,语文教学的问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讲解也只是几个简单点,在课堂上,学生也只是顺着老师的意思回答,缺乏自己的见解,课后也只是做完自己的作业和试卷,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苦,师生真是苦不堪言。
主题阅读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点,教学以从读为主,课堂上多读,大量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实现了以教材主题为主线,不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实现阅读与课本的有机整合,阅读方法也由课内习得转化为课外应用,使阅读真正实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通过主题的阅读训练,更有思想,能够感悟并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得相应的知识体系。在语文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更有趣味,学生的学习更充实。学生不苦了,而是享受学习。师生都在享受,享受主题阅读所带来的情感熏陶;师生都在吸收,吸收不同题材的课文所教给的表达方式,情感的表达,学会如何写作。
总之,主题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生成性、开放性,在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的情况下,主题阅读教学将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种选择,更有效的选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