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如种子一般,富有强劲动力的推进学科素养的加速生长,语文的学习贯穿于我们的一生,是夯实所有学科的根本,因此学生未来个人发展及学习的重要素养之一即为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地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强化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扩展学生知识储备,从而增强学生素养、开拓思维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情感
语文其实质是对语言的运用与掌握,若单纯地学习及记忆难免枯燥乏味,如何在教学中增加学习趣味,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产生情感共鸣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阅读兴趣可以激发出积极主动的学习动力。教师应配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课程资源,结合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习需要。
例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时,提前准备一段相关的自然风光影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秀美的同时,配合课文的讲解,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中,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讲解课文后,可准备与情境相匹配的背景音乐,让充满情感的音乐引导学生的情感,进行全文朗读,代入自身情感,亦可让学生通过阐述自己曾游览的景观,从而使学生掌握对于景观的描写手法,表述自我体会与感悟,享受学习语文的过程。从情感教育的角度讲,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有了喜好,才能引发其内在的行动动机。因此,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只有靠用优美的文章。
二、开展阅读活动引领阅读体验
阅读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学习,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适当课外阅读,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自觉性。如何让每周的两节阅读课发挥高效率?我们采用自主阅读、生生互助的方式,引导学生的阅读体验。 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结合年级现有水平,布置班级阅读角。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我们的学生开始爱上阅读,爱上大语文。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个单元包括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几篇主要讲解人文景观的课文,因此可以增加些中国古迹方面书籍,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满足认知需求的同时,始终保持较高的求知欲,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亦可定期开展主题式朗读比赛,通过文稿的筹备与朗诵,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课余时间利用社会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人文景观等,通过实地讲解相关文化知识,丰富学生阅读资源,开拓学生思维眼界,从而综合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践证明,开展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学生如能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将会受益终生。
三、深入阅读文本,展开阅读探究
课文由文字组成,在阅读时不仅仅要把握课本内容,还应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字的力量。教师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课本内容,透过一字一句感受作者要表达的精神品格,体味语言的魅力,同时帮助学生展开思维,思考如何运用文字表述,在丰富的实践中培养学生文字运用。这样做,让学生拥有更强的探索精神,这对于其未来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在教授课本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文,教师不仅需要讲解课文内信中内容以及书信格式,还可以通过对比日记、自述、观后感等类型文章,让学生感受到书写信件的不同,感受到写信人在书写信件时所流露的情感,引导学生如何通过书信表述自我情感。要知道,语言的构建与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才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内容,是语文素养的核心素养。教师还可帮助学生根据模仿好词好句并灵活运用,以增强学生写作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推动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优化阅读设计,提炼阅读方法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引导学生大量的阅读同时,更应引导学生主动提升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精确掌握字词含义以及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到词句优美、意境深远的句子或段落,可通过摘抄收录加深理解与记忆,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课文《火烧云》,文中将傍晚的天空描绘的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摘抄最喜欢的哪段对火烧云描写,并帮助学生分析写作手法,鼓励学生运用相同手法进行写作练习。要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有限,需要进行广泛的书籍阅读,应选择语言容易理解、故事性强的文章书籍进行快速阅读。即可以引发阅读兴趣又可快速理解作品内容,有效提高阅读效率。此外,针对提升型阅读,可适当挑选生字词较多、语言晦涩难懂的书籍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查阅字典或请教老师家长,学习并理解陌生字词,从而可以提升知识的储备,对文章进行精确阅读和理解。
本着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全面优化小学语文课程设计,充分利用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通过对文章的有效阅读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语言构建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层层地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与体会文章情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表达的能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