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读《作为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培养及文化教学》有感

发布时间:2019-12-2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读了该篇文章,使我更深入地了解到: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语言源于文化,并且和文化紧密相联。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学习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对文化意识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所学的材料,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

语言学家沃尔森就曾经说过:在与外国人的接触当中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被认为是没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沃尔森的这句话提醒人们,外语与它所代表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违背了外国的文化习俗,就可能冒犯对方,甚至引起文化冲突的后果。因此,我们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文化的环境中,把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文体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不失其完整性,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具体内容为:

①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②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等意义;③了解英语国家中的交际方式;④适当运用电话用语;⑤了解英语词汇中蕴含的文化。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方,英语国家人士有自己的特色,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让学生了解。只有积累了相关的异国文化知识,学生才会产生对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即文化意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意识,学生才会产生一种在使用英语时根据异国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的自觉性,提高自己的文化交际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更应该加强对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的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了英语的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语言。

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中西方文化产生矛盾时,对异国文化要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语言和文化知识结合,同步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语言发展空间,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丰富英语内涵,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