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的培养
每个国家的文化和语言都是相互渗透的,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的表达,不同的语言同时又能够反映出当地不同的文化内涵。要想让学生学通一门语言,就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启发并增进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理解和认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身就蕴涵着英语文化的意识和生活方式。对于非英语母语的国家来说,没有文化意识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且不深刻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当渗透中外文化,这样能激起小学儿童对学习该文化的兴趣,不仅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也有益于学生加强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他们的世界意识和他人观念。
(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小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都因为新鲜感,一般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新鲜感过后,多数的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中西文化差异等知识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学习英语,其乐无穷”的感觉,从而真正地爱学英语,学好英语。
(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文化素养
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处在形成阶段。如果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渗透有关西方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异国的文化与社会,提高自己鉴别、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还可以在进行文化对比的同时,对本国的文化有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避免日后在文化交流时出现的“文化错误”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明显增多,人们发现在这种交流与合作中,经常出现不是因为语言知识出现错误,而是由于不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之类的“文化错误”,从而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甚至造成不愉快。究其原因,大多源于文化差异。在交际的过程中“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感情上的不愉快,后者只能说是说得不好而已。因此,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有关西方的文化知识,让他们了解西方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在今后的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错误。
通过运用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英语基础文化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深入了解英语中的跨文化内容,形成英语整体文化观念,最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