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有效课堂模式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发布时间:2019-12-3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不够浓厚,教师对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阅读课的上课方式单一、乏味,进一步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反感,从而大大降低了英语学习兴趣导致英语水平提高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在仔细研读了《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后,使自己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现将感受表述如下:

首先,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要具备有效性。英语阅读不仅要有量的积累,更要有质的提高。以往教师上阅读课时,更多的是地毯式的对文章进行翻译画重点词组和句型,学生成为了会书写的工具,把老师讲到的内容一写而过,老师讲完了,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但很少有学生能够再抽出时间去把课上老师讲到的内容重新整理到笔记本上从而进行反复查看,不断记忆。到头来老师没有少付出精力,学生却没有学到多少东西,在考试时成绩依然不理想,更可怕的是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及时革故鼎新,积极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其次,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一直以来,我做阅读的方法是先读问题再读文章,然后找到相关答案后必须用笔画出答案并标上题号。先读问题的目的是对文章有个整体把握,往往问题都是针对文章中重要内容而设,通过对问题和选项的大概了解可以对文章有个整体把握,然后再去读课文时就会带有目的性,可以快速对文章进行理解。英语越往后学会越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文中很容易就找到原答案的时代已渐行渐远,而使你理解原文基础上转化其表达方式后更要能敏锐判断出来,因此这就要要求我们首先在文章中画出相关语句,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

最后,英语阅读教学要贯彻在平时每一节课当中,而不仅仅限于专门的阅读课。很多教师习惯于讲课文中的大文章时专门设置为一节阅读课,往往一个星期23节,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应该在每一节课都要进行一篇阅读的练习和翻译,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翻译和英语中细碎的知识点进行反复操练和记忆,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我认为,英语阅读教学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一个领域,当然,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对英语阅读当下的研究成果要不断学习,吸取其中精华,然后结合自己班级学生实际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