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三年级暑假阅读,请试试“两全其美”学习法

发布时间:2020-07-0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暑假时间长,小孩可以试一试使用两全其美的学习方法来阅读,更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这里的两全,其一为全息式阅读学习法,其二为全脑式阅读学习法。两个学习方法,联合起来构成暑假的美好阅读。所以称为两全其美。

01全息阅读学习法

全息,是指整体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就叫全息。微观看,文本中的一个自然段,只要带有整个文本的全部信息,就能对其进行全息式学习;从整体看,文本整体蕴含着自然,历史,人文,科技等各种信息,也是社会的缩影,反映的是整个世界的全部信息。全息阅读学习法,运用全息思维,观照阅读全过程。学习时,首先要找准一个,要理解重要的概念——全息元。

全息元指的是在功能或结构上,与周围的系统有着相对明显的边界,具有系统或整体的全部信息的子系统或部分。从一篇文章内部来说,全息元就是最核心、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段落、章节。从文章整体来看,就是某一类中最为典型的篇章。即经典的定篇。抓住全息元,能够最大限度的聚焦全部信息,达到管窥而见全豹的功效。

运用全息阅读学习法,先确立文本的全息元。有时全息元在一个结构很明显的段落上。比如阅读《海滨小城》,每一个段落都是先总述海滨小城的特点,然后再具体阐述这一特点。带有这样气质的段落,就可以作为整篇文章阅读的全息元。有时候全息元还隐藏在一些内涵深刻的词句中。比如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英雄,就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词语。文中的哈尔威船长在灾难来临时,气定神闲,镇定自若地指挥逃生,极具英雄气质。最后他与轮船共沉入大西洋,也有英雄的壮举。找准这一词,深入探索,就能够解锁全文。

最有意思的是,善于阅读的人,还可以发现隐藏的,看似不起眼的或者是自相矛盾之处的全息元。而这些发现,正是帮助我们探寻和解读整篇文章的的切入点。如经典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父母双方对待儿子巴迪写的一首诗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妈妈表示精彩极了,进行充分鼓励;爸爸则表态为糟糕透了,对即将产生的骄傲予以遏制。两股力量共同促成了巴迪的反思,使得他不至于沾沾自喜,也不至于灰头土脸,而是将所有思考后的力量转化为不断创作的动力。这样的矛盾就成为全篇的全息元。

暑假阅读时,特别引导小孩关注文中的重点词句,结构矛盾处等,让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分析、理解、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经典篇章,去关联,体察自己对社会、人生与宇宙时空的丰富感知。有了这样的理念,有了如此的阅读目的,有方法地阅读,阅读就是一种学习,就会带来改变。

02全脑阅读学习法

全脑阅读学习法指的是充分利用人的左右脑,用左脑的同时注意开发右脑,形成左右脑并用的阅读学习法。我们都知道,人的左脑与右脑的分工不同,特长不同,发育发展程度也不同。左脑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主打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脑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负责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左右脑交叉负责,有点类似文理分科中的特长生,一个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一个犹如科学家一般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一个风趣幽默,善于表现,一个古板严谨,不擅言辞。但左右脑必定是合作的,会联结成一个整体,不断接收外界输入的信息,并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信息联系起来处理,形成综合的分析与判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