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谈美术教育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1-01-0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审美能力涉及人对客体美的认识和再创造,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型美术人才的先决条件。基于此,从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提升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夯实审美的学识根基四个方面阐述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要领,以期对美术人才的培养造就有所启迪。

 关键词:审美情趣;鉴赏能力;创新思维;学识修养审美能力是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是美的源头活水,是表现和创作艺术美的决定因素,艺术美是审美能力的结晶。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加强审美能力培养,是培养艺术创新型人才的首要问题。那么,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应抓住哪些要领呢?

 一、要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

心之所向,美之所在,美是享受,是心灵的感受,情趣的产物。审美情趣是人们根据个人的审美观点获得的审美评价和所采取的审美态度。每个人不同的思想情趣会收获不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的不竭动力之源在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欲望。因此,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修养品格,把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培养审美情趣要着眼于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心捕捉美、感悟美。特别是在美景如画的自然里,超然象外美境之中,身当其境的真切感受,会把自己的身心整个融入其中,会使他们的审美情趣更浓厚,更强烈。如野外写生,可使学生对“夏山如碧、春风雨露、秋色满园、白雪皑皑”的景象与奇妙感悟在心,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好山川的感情情不自禁产生,美也会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其心中。这表明,美的认知伴随着审美情趣的强化过程。培养审美情趣要让学生多品读、鉴赏和临摹作品,通过充分展示和剖析作品的内在美,让他们的身心徜徉于作品之间,接受高尚、健康思想感情的熏陶,使他们从中感受生活、自然和人生,从而令艺术作品产生以情感人的作用,为强化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供内在动力。“理无尽境,况托笔墨以见者,尤当会其微妙之至,以静参其消息,岂浅尝薄植者所得预。若无书卷以佐之,既粗且浅,失隽土之幽深:复腐而庸,鲜高人之逸韵。”[1]只有多临摹作品,笔格亦高,审美情趣得到提升,才能鉴赏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如罗中立的著名油画作品《父亲》,展现了饱经沧桑的劳动者的强健体魄和生活的操劳艰辛,那深邃的眼神与和善的表情,透出了慈祥与淳朴。

 二、要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

审美感受力是个体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进行艺术作品临摹写生创作的审美情趣和动笔之前的审美状态,它决定作品形神和内涵的形成,贯穿于审美认知活动的始终,同时更是判断学生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美术院系基础训练课切不可忽视审美感受力的培养,这是美术教学重要的内容和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涉及到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当代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的碎片化、非系统化令他们对生活中的美常熟视无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美学家王朝闻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丰富多彩,无穷无尽,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敏锐地发现。如云霞彩虹、花石草木、溪流飞瀑、鸟雀羊群,欣赏感受这些变幻无穷的色彩与具有不同形象特征的美,才会激发对美的爱好和兴趣,一旦审美观关系建立起来,这种“自在的美”就会转化为“为我的美”进入美的境界;才会以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灵动的形体把易于消逝的现实美转化为永恒的艺术美;才会使审美感受力逐渐丰富发展起来。

 三、要培养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

审美需要是一种更高级的人类需要。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审美创造要通过鉴赏、观察、构思和传达来实现,审美表现力与创造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终极目标。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创造,达到完美的艺术意境、独创的艺术风格,美术作品才会有艺术价值和勃勃生机。点、线、面等元素是美术的基本要素和重要表现形式。学生对形状特征的把握,对笔墨、色彩性质的了解、应用,对表现美的设计构思与立意法则的体验是审美表现力的丰富内涵。提高审美表现力就要让学生系统掌握这些表现美的各种要素和法则,并在写生创作中不断感悟创新。审美创造力使整个身心活动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是一种以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探索事物的美好心灵,这是审美创造的基本需求。鲁迅先生曾告诫我们,要善于无情地解剖自己,用真善美战胜假丑恶,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更美好。有了健康的心灵,才能创造高雅的艺术形象。二是要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帮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在头脑中形成美妙的构思、形象的蓝图,如清代画家方薰观赏石谷画作《清济贯河图》时,仿佛耳中已涌入波涛汹涌的海浪声,再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在山涧湍急的溪水中灵动的蝌蚪令人联想到失去蝌蚪的蛙妈妈正在焦急鸣叫而蛙声一片的壮观景象。审美想象力是在表象基础上对美的事物形象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在期待视野中形成创新期待,其本身不是模仿而是创造。

 四、要夯实学识根基

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个人的思维认识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外在表现,它与理论知识、学识、修养、实践经验等密切相关,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就美术范畴的审美能力而言,它不只是单纯的艺术专长,而是一种以学识做支撑的艺术能量,并以审美的方式掌握认知世界的精神成果。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我们从董其昌遗留下来的作品和画论可以看出,董其昌不仅画格高,又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在博览群书行万里路的基础上提出了绘画史上极具影响的南北宗论,是一代大家强化自身胸襟学养修炼的必然结果。“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整体的文化知识结构。”[4]提高文化素养不仅仅在本领域,更重要的在于能从其他领域的修养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乐舞精神就在书法、建筑等领域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是由于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规律有所启发,相互之间又常存在着共同关注的问题。首先审美能力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缺乏理论指导就缺乏美的分析辨别能力,审美就不会有高度。画理画论是中国画审美的重要尺度,对画理画论的深刻理解是中国画审美的必要条件。而画理画论本身就属于文学理论知识的内容,同时对画理画论的深刻理解又与自身的学识密切相关。因此,没有包括画理画论在内的一定程度的学识基础,就谈不上审美能力的高深。二是文学理论等方面的学识是塑造中国画意境的需要。意境是形象之外更为深远的东西,画家通过描绘景物借景抒情表达情感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是笔与墨的经营,心与物的交融。它能使欣赏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品评作品高低的标准。徐悲鸿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国画作品《风雨鸡鸣》,通过站立石端公鸡长鸣的形象激发中华民族在日寇铁蹄下抗日的勇气和决心。徐悲鸿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诗经风雨篇》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