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爱”字当头 ,“责”字为重

发布时间:2021-01-0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直用真诚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作为老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的事业始终是与学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生命历程将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走完。我在讲台上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少年,也送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几十个春秋,埋首教案、驻足课堂、默默无闻、别无他求,只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通亮的蜡烛一样,为照亮学生的前程而奉献自己的全部光和热。

一、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胜任工作,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平时注意加强自身政治素养,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尺讲台上,我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一代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关心学生,尽职工作

2011--2012学年度,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开学初,通过摸底和个别的交流,我初步了解这班同学的语文学情:在占全班半数的学困生中,有十几人是语文基础一直以来没跟上,很多的基础知识在他们脑中都是盲点。这样的情况,这自然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前面基础没打好,后面新知学起来就更费劲。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任教语文的老师频繁轮换。无法有的放矢的进行有效教学;其二、农村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家里只剩下年迈六、七岁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学习监督不到,无暇监督孩子的学习,只得任其自由发展。其三、本班学困生偏多、学风浮躁,做题时,粗心大意,书写马虎。课堂没有用心听讲、主动思考的好习惯,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所学知识没有系统性,导致成绩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自己丧失信心。针对以上情况,我就初步制定了补差计划,首先,从思想上给孩子们补差,使他们明确学习任务,改掉不良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心。等同学书写潦草、不做作业,通过跟他们沟通、交流、约定,终于使他们能认真地按时完成作业。年教师节,同学在贺卡上写到“……老师,是您让我有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其次,是从文化知识上补差:一是课余个别补差;二是课堂授新时回顾相关旧知,以新代旧。对学困生我根据个体情况分批(每批3-4人)利用课余或放学时间给他们补习前面落下的知识。记得给他们上的第一节新授课《山中访友》,课后,据作业情况发现掌握程度三个层次约各占三分之一:放学后我把李凡、阮涛、胡忠余等几位同学留下,从生字的认识、字的音、形、意讲起,就这样一环接一环,将一个个知识点层层突破。不知多少次的重复讲解和练习,才让他们逐步跟上。

回头想想这年的教学历程,一开始孩子们厌学、懒惰,为了他们每天作业能及时完成,自己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曾设计过《作业完成情况监督表》、制定过作业评比方案等,可都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班里的李同学、杨同学还是无济于事。也多次和他们家长沟通过,家长们也感到无能为力,孩子的思想工作都做了,可还是没起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总而言之就是难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缩小后进生的范围,自己恨不得像孙悟空变出七十二个化身,一个对一个的辅导。可是由于后进生太多,自己常常会感觉力不从心,常累得脖子疼喉咙哑。为的是什么?就是想让他们能有进步,为升入初中打下良好基础,不要再像以前成为每个教师都望而却步的班级。有的老师好心对我说“这个班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成绩一年难以提高,你何必那么急、那么累!”话虽这么说,但我既然挑起了这担子,就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孩子们学好这门功课。孩子是无辜的,他们耽误了很多知识已不幸,如果不帮他们补上来,将会造成更大的不幸!在最后一段时间里,我想尽办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给他们补习功课,虽然有少数同学转化不明显,进步不大,但是大多数孩子是在一点一滴地进步,在一天一天成长!一学期的着急、上火、忙碌终于结束了,辛勤的付出有了回报。今秋,我班的语文成绩达到学校的目标要求,也与好的学校存在一段差距,但比起孩子们年级时却进了不少!单元考试时,孩子们能自己动脑做题,虽然有的分数不高,但再不是靠判断题全打“×”、选择题用“抓阄”来取得那可怜的几分。李凡妈妈在一次路上相遇时对我说:“李凡语文进步很大,原来常不及格,现在每次都考得很好,感谢您,您真是一位好老师。”作为教师什么时候最舒心,那就是看到学生有了进步,哪怕是点点滴滴;听到家长们对你的肯定和道谢。这时候心里感觉真是比喝了蜜都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