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浅谈: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美学?

发布时间:2021-03-2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什么是美?

是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梵高的《向日葵》《星空》?是帝国大厦的落日余晖映红半边天,是迪拜塔的高耸入云,是伫立浦江边的外滩万国建筑群?是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是美颜相机显神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崇尚美的事物,美的生活,想让自己从内到外都要美的,想让自己的存在都能够与美保持紧密连接,联系!但是当我们问自己“什么是美?”,我们是不是又无从解释到底什么是美呢?

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就是和谐"!也许我们姑且可以这样理解,凡是能够使我们感到和谐的,都能够称得上是“美”。苏格拉底认为“美是相对的”,即没有永恒绝对的美。美就是适合,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的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服务的不好就是恶的和丑的。在这里苏格拉底从目的论的角度给美下定义。柏拉图认为,首先,美是具有美的具体属性的事物;第二,黄金就是这种美;第三,美就是一种物质上和精神的满足;第四,美就是有用的,恰当的,有益的;第五,美就是视觉和听觉的快感;

在古典美学中,论述美的本质通常和古代艺术相联系的一些特点,如和谐,严谨,普适性和理想主义,清晰的形式和崇高的内容是古典美学的要素,而古典主义强调形式和理想控制。

在我国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能称之为“大家”的,恐怕当属“李泽厚”先生了,其在美学著作《美的历程》中,谈及什么是美?说“美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二、那么什么是美学?

顾名思义,一门研究美的学科!故作高深的认为美学不是人人想来谈就能谈的,平常人则认为"美学"触不可及。在学院派中,美学被划分为哲学范畴内,称之为哲学的二级学科,学院派们设置的课程之艰难晦涩,让理论与实际生活犹如隔江犹唱后庭花,然而美学真的与人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吗?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是难的;虽然古今中外,能称之为美学家的人一直都无法准确地描述“美是什么”,虽然美学涉及很多艰难晦涩,高深的学问,但是这正是我今天想要表达的,我们统统可以不去理会这一切,我们只要能够过好美好生活,学会欣赏,鉴赏生活中的美,美学自然就是属于你认知范畴内的学科知识。

三、应用美学

“我们在各领域都处于知识危机和审美危机之中”

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社会之中一些取得成就的知识型工作者,一直强调并且践行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姑且可以称这些人一直处于知识危机之中,解除这种危机的措施方法就是保持学习;而审美危机,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处于价值判断的不确定之中,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存在,导致人在面临选择时,无法正确认知自己,表达自己。

吴冠中说:“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有选择性的生活。后再放眼四周,看了看世间万象,光鲜的、陈暗的、喧哗的、沉默的。人们头发的颜色与指甲的弧度、衣服的款式与包包的形状、说话的速度与行事的风格、身旁的伴侣与神色状态......我无法读出他们背后的事,无从得知他们的经历,但却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无所谓什么。因为,人的审美决定了出现其身的一品一物总之,世间美好的事物太多,我们要学会去欣赏!

转载自知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