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潺潺清泉——李吉林教育随笔》摘抄

发布时间:2021-04-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李老师的“诚”,就是完完全全把自己放在儿童之中,放在教育之中,直至把自己“变”成儿童。孩子们每日在我的身边,他们的眼睛却忽闪在我的心里,那是会说话的眼睛,是好奇,是求知,是灵性,是多情,是纯真,那里面蕴藏着娇嫩的宝贝,那是不能忽略,不能挫伤,不能压抑的

——《我,长大的儿童》 

教育真像美妙的诗篇,它是用老师的真情和智慧去撰写的,它是用“爱”去叩开孩子的心扉的;而且也只有在孩子中间,只有当老师的整个身心被孩子的纯真笼罩着时,才会萌生出创造的激情,增长创造的才干,才能用自己创新的火种,去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

——花圃边的童话 

教育是不需要豪华的,它应该是很朴实的。但是朴实和生动并不矛盾,朴实同样是可以做得很生动的。大家看到这些南瓜、茄子、红薯,真是再土不过了。但是在孩子们的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却变得这么生动,和孩子这么贴近。如果没有这样典型的情境,在生活中孩子看南瓜可能是熟视无睹、毫不在意的。因此说我们教育的作用,它的魅力也就在这儿。

——想象与情感:促进儿童智慧的表达 

教师的爱是良知和责任,她能承受重托。教师的爱又不完全同于母亲的爱。她不能一直搀着孩子走路,也不能把孩子抱在怀里,而是把孩子装在心里。她要学会洞察孩子,要了解每一个孩子,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爱。要给他们提供情感的支撑,真情会孕育力量,这种关爱是细微的,是延续的。

——教师的爱是神奇的 

情境教育发展前景宽阔而美好。为儿童的发展,这是教育永恒的课题,作为它的探索之路,必然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行者无疆”,我有了真切的体验。路在脚下,目标却在远方。心存高远之志,在我的前面呼唤;感恩与珍惜,爱与责任,在我心中生成前行的不竭动力。

——行者的温暖与快乐 

在师范3年,我一定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我的口才:我一定挤出时间钻图书馆,去啃大部头的教育理论,也会别有情致地去阅读童话、寓言、诗歌、散....有这些,我绝不是单纯地为了愉悦自己的身心,因为我知道,要把孩子们培养成大写的“人”,那做老师的,必须是一个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人。

——假如我年轻30岁 

我爱祖国,我爱家乡的山丘田野,大江小河......那布谷鸟的歌声,萤火虫的灯盏,路边默默无闻的小野花,我也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都爱。一颗苍白的心,怎么去陶冶高尚美好的心灵?要知道,教育不是靠说教,而是靠教师身体力行,靠潜移默化呀! 

一个案例: 儿歌是诗,李老师的课也是诗

李老师的情境教育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其间学习其理论者不计其数。看到当下的课堂上,凡是精彩的小学课堂不乏有情境教育的影子,老师们的实践正说明,李老师所潜心研究的情境教育,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20多年前,李老师曾上了一堂示范课,在当时引起了全校的轰动。20多年后,我去看李老师的这一堂《小小的船》,仍旧是心潮澎湃。这是一首儿歌,只有四行: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可就是这短短的四行,让全场的小朋友、听课的老师们都陶醉了。儿歌之美,语言之美,都融化在李老师的诗一样的美的情境之中。李老师轻松智慧,出神入化,启发小朋友想象,引导他们进入诗的情境之中,引导他们感受、品味儿童诗的语言和韵味,特别是诗中叠词的形象和含义,感受蓝天、星星、新月的美感,体会飞上蓝天,坐上月球的愉快心情,激起了小朋友对这首儿歌的喜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激发了小朋友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师生们陶醉在儿歌里,陶醉在李老师的课堂上。

李老师是一位善于借风借力的智者,在情境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她深感就语文想语文,束缚在学科里思考走不出新路。由此,她想到美学、艺术,并找到美学的书刊来读。跨学科的思考,借鉴边缘学科,拓宽了她创新的思路。文学和艺术更是相通的,李老师跳出本学科,打开思路、找到灵感。

综合学习美学的心得和对艺术的理解,李吉林老师找到了新思路:利用艺术让语文教学美起来。李老师想到了先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将简笔画、剪贴画以及实物与图画共同组合画面,课堂就生动多了。那些无法用图画再现的课文又怎么办呢?她又想到了音乐,音乐往往比图画更丰富、更强烈。音乐像文学一样,也有自己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广远的意境,儿童很容易从音乐的旋律、节奏的感知中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相似的联想和想象。

李老师以育儿为乐,也是为了儿童而生。她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儿童,可以想象,李老师的孩子们长期生活在、浸染在充满想象和创造的如诗如画的语文世界之中,他们是怎样的幸福和快乐!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