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教学漫谈> 详细内容

“三味”俱全 诗意天成

发布时间:2021-04-2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语文课堂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古诗文教学中,亦不可缺。《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语文教学的“三味”,即语文味、儿童味和家常味。这“三味”的提出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息息相关。最近我和同事们研讨了不少古诗文教学课,深有此感。孩子们在课堂中,通过老师对语文味、儿童味和家常味的激发,领略了语文无限的美。

审美,在语文味里

语文味里的审美主要表现在:对古诗文遣词造句的审美、古诗文对仗韵律的审美、诗文一唱三叹的审美,等等。

古诗文遣词造句的审美。中国的汉字是含义丰富的文字,很多古诗文都因为汉字中丰富的含义,包含着有趣的审美形象。

如:王安石《泊船瓜洲》这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让人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春风拂暖,绿遍原野的情景。在课上,我启发孩子们:在据说王安石在推敲这句诗时,曾经换了十多个字。有“到”、“过”、“入”、“满”……,那最后为何钟情了这个“绿”字呢?我想诗人一定是在反复吟诵、比较后才得出的结果。让我们也来用“到”、“过”、“入”、“满”吟诵吟诵,比较比较“绿”字好在哪里吧!

通过比较、体会,有的学生说,“绿”字让我眼前出现了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还有的学生说,“绿”字让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对古诗文中字词的审美,让枯燥的古诗教学增添了不少欢乐,让孩子们从汉字中得到了审美体验。

对古诗文对仗韵律的审美。古诗文大都写得富于韵律,对仗讲究,朗朗上口。在学习时,可以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多读,多回味。引导孩子体会好,对孩子们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绝句》这一首诗,对仗尤其工整。在学习时,让学生小组讨论,这首诗里哪里是对仗的。在小组认真讨论后,得出“两个—一行”“黄鹂—白鹭” “鸣翠柳—上青天”“窗含—门泊”“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都是两两对仗的。再读,在读中感悟,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两两对仗,写法精致考究,但读起来十分自然流畅,一点儿也不觉得有雕琢之感。

学生愿意读、读得好,并且记得牢。有好几个孩子还自告奋勇地举手来仿造。有的说:一轮明月海上生,两地亲人心中存。还有的说,春暖燕子筑巢忙,秋凉蚂蚁运粮急。……孩子们把这种古诗文的对仗韵律学会并加以使用,在审美中学会了运用知识,从而彰显了语文课堂独有的语文味。

审美,在儿童味里

在小学的古诗文中,选择了有很多贴近儿童生活和思维水平的文章。让孩子们在儿童味中得到了另外的一种审美感受。

 如学习《古朗月行》这一课时,我引导孩子们先轻轻吟诵了叶圣陶爷爷写的《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叶圣陶爷爷看到弯弯的月亮,想象成了小小的船。你认为月亮像什么呢?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看到圆圆的月亮,他想到了什么呢?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在孩子们理解了诗的意思之后,我又引导孩子们体会“呼”、“疑”这两个动词,体会这其中传达的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孩子们在这样充满儿童味的课文中,体验到了真实的审美感情,懂得了借物抒情的手法。

审美,在家常味里

家常味是指,教师上课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更加贴近自然,原生态。原来很多老师上公开课时,都叮嘱孩子不要乱说话,从进了上课地点,到下课,近一小时的时间,孩子们就规规矩矩地端坐在座位上,按老师的引导按部就班的上课。这样的课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属于孩子的。因为这样的课堂,不是师生间自然的交流,心灵的碰撞。

古诗文中有许多都是从现实的生活中取材,如王安石的《元日》一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体会了宋朝人在欢闹的鞭炮声中,全家喝着屠苏酒,家家户户换上了鲜红的春联的情景之后,请学生展示带来的全家过年的喜庆的照片,向大家讲述自己家里是怎么欢欢喜喜地过年的。在喜庆的配乐中,课堂沉浸在过年的喜悦气氛中。这一堂课,没有一丝不漏,毫无瑕疵的教学设计,但是,在有限的课堂预设中,孩子们缺生发了那么多灵动的生成,那是我们在所谓的表演课中是无法看到的。在这样富有家常味的课堂中,孩子们可以从与老师心的交流中得到崭新的审美体验。

“三味”看语文课堂的审美,风景独好!

<!--EndFragment-->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