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科研视窗> 详细内容

基于“生活实践”探索诗歌意象的代表性意义——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教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0-07-0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诗歌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学瑰宝,展现了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和音乐韵律。然而诗歌的意象更是曲高和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理解并掌握诗歌意象具有相当一定的难度。理解的难点不仅局限于意象的模糊性、想象性及关联性,更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局限性。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11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分水岭,但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只有在处理他们能够直接观察的具体信息时,才会以一种有组织、有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而对肉眼看不见的抽象概念无法领会,只有当儿童的的思维能力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时候,他们才具备抽象的、系统的、科学的思维能力,才可以不需要凭借任何具体的事物进行思考。因此,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否则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如何将学生引入诗歌的画面,走进诗歌的意境,悟得诗歌的情思呢?

一、以读促悟,想象诗中之画

根据《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第二学段(小学三、四年级)要求:“能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着重让学生反复朗诵,并借助音频,让学生听名家朗读,再试着伴着背景音乐朗读古诗,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画面。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所描绘的图景自然而然得以知晓,在学生多次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在此过程中,学生基本能够将诗歌的意思阐述清楚,然而再进行深层提问时,学生一般无法准确回答,因此学生在针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

例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学生很容易就能将诗歌描绘的田园画面表述清楚:“金黄的梅子,杏子也结的很大,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很多学生还能够通过诗句想象出诗人所看到的场景,并且还能说出诗人此刻的心境:“金黄的梅子成熟了,硕大的杏子也挂在了书上,实在太诱人了,我真想摘下一颗尝一尝。”我进一步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眼前的景物,他对着这景物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经过刚刚的诗境描述,都知晓作者通过眼前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此情此景的喜爱之情。

通过反复多次地朗读、听读及想象,浮于诗歌浅层的意境,学生都能准确地捕捉,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也能基本体悟到诗人的情感。

进一步提问,此时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场景?有学生说春季,也有学生说夏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的儿童缺乏农村生活经验,对于季节性农作物的了解颇少,因此不能通过诗歌的意象准确地判断出诗歌中描绘的季节。

二、以视动心,关联生活之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生动的课堂一定是有情有境的,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去看、去听、去问、去品、去触碰,将他们带入课堂创设的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去思考,才能学的真切,悟得真知。长沙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曾提出有关于语文教学的课程理念——童本阅读,童本阅读包括种子课程,营养课程和生长课程,其中以语文教材定点扎根的阅读就是种子阅读,也是童本阅读的第一层级,重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从课堂获取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从种子课程当中获取阅读的种子,这些种子在营养课程和生长课程中才能茁壮成长。课程目标曾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构建儿童知识体系十分关键,因此第一层级种子课程尤为重要,教师切不可常规备课,采取传统的说教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不能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相应的知识点,而应当以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阅读的方法。

然古诗词的教学与常规课文的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古诗词教学强调的是赏析、品评、悟得,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历,能从特定意象中品词达意,然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特征是具体性的,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事物才能进行想象推理,无法通过文字符号进行抽象思维。所以教师要对儿童的大脑进行思维补缺,填补儿童头脑中没有的意象。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儿童,只知道高楼大厦和灯火霓虹,对于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割的整个过程及对应的季节是缺乏了解的,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田园诗词的时候,他的思维是受到限制的,甚至他所想象的诗境是存在偏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农村风光”带入课堂。

三、手脑并举,得趣画中之诗

如何很好地将生活带入课堂呢?可以通过语言创设情境,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图片、播放音频或者视频,然而课堂时间很短且宝贵,没有充裕的时间留给孩子感受,只能是基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回味。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只有感受亲切,才能被引导入境,把学生带入课堂的情境。

根据《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第二学段(小学三、四年级)对于阅读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其中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习联系生活,感知教材。以《古诗词三首》教学为例,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放学后去乡村田野观察此时此刻的田园景物,细心地发现,有没有与课本中学习的古诗词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用画笔把它画下来,课堂上在进行展示、交流。此时正值四五月份,田野里有小麦和油菜花,不少同学选择了“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还有同学选择了“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原因是他们曾经去游览过公园,公园里有荷花,荷花特别美,他把小儿子趴在溪头剥莲蓬的情景加以想象,描绘了下来,由此可见,世界对于儿童而言,是一个新奇的、美丽的、魅力的天地,通过观察周围景物,它的美会永远地保留住在儿童的记忆中。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创造“古诗情境”,学生在观察、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形成了诗歌的场景,学生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将自己脑海里所有美好的记忆进行恰如其分地完美融合,形成一幅幅迷人的画卷。

李吉林老师针对情境教育曾倡导一个原则:美感性。古诗词对于儿童而言是晦涩难懂的,但古诗词的意境又是美得不可方物,因此让引导儿童用心用眼去发现美,动手动脑去描绘美,感同身受地去体会美,深有感触地领悟美,教会他们从生活中去联想发现身边的诗境,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那么对于儿童而言,品鉴古诗词便不再是一堆难懂的文字了!

四、思维导图,还原诗歌之境

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了课本中古诗的意象场景,并且结合想象用画笔描绘了下来,那么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文字表层了,他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心境,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共鸣。通过“诗歌的绘画教学”,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于想象诗歌画面,进行感受体悟了。在此基础上,我大胆尝试了利用“诗歌的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将诗歌中不同的画面连贯起来,帮助学生进行背诵,体悟。

以《芙蓉楼送辛渐》的教学为例。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时凄凉萧瑟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洛阳请犹如想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作者的冰清玉洁,不同流合污,以及对洛阳亲友的深情,该送别诗与传统的送别诗不同,诗歌重心点不是对友人的惜别,而是要体会作者高洁的品质,而正是本课的难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首先,提问学生:“你们平时见过冰块和玉器吗?”学生回答:“冬天水会结冰,我脖子上戴着一块玉。”教师继续提问:“冰是什么样的,玉又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呢?”教师相机在PPT上呈现冰和玉壶,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特点,学生都知道冰是透明的,玉壶是洁白的,继续提问:“为什么诗人要写冰和玉壶,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冰和玉壶”象征着诗人纯洁的心和忠贞的品质。基于学生对意象的掌握,结合诗歌背景,整首诗的情感也就不难体会了,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将意象、意境和情感联系起来,我通过诗歌的思维导图进行呈现。

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呈现,将他们联系起来,还原诗歌意境,由视觉刺激大脑,帮助学生记忆并理解诗歌。

语文之境是丰富有趣的,但仅通过文字的描绘很难吸引学生;诗歌的意境是奇妙动人的,但晦涩难懂的寥寥数字难以让学生通晓,如何将大美语文和优美诗歌的独特之境呈现给学生呢?让学生感受身受是最好的办法。以读促悟,体悟它;生活寻味,找到它;执笔绘画,想象它;教师引导,读懂它;思维导图,掌握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