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理论学习> 详细内容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培养的运用(转)

发布时间:2016-05-1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培养的运用

摘要:仔细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发现,陶先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指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摆在每一个美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的进行研究。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   美术教学    创造力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仔细研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发现,陶先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指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他还指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那么,在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培养中怎么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这里我谈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 ,人人都有创造力

要使学生成为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首先要更新观念,建立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跳出习惯性思维方式,启发他们自主意识的觉醒,不限制他们的才能,用创造性思维教育我们的学生。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指出:“儿童不但有学习模仿能力,而且具有童稚创造活力。这种创造力能加快他们对学习的理解,又能发现新的东西,实现儿童的早期创造。”

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置于森严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管理状态下,否则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力便无法展现。教师首先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永久的概念: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创造不等于绝对的规则与准确,生动比准确更有价值。在教学中不论是哪种课业类型,我们都应该给学生留有创造和个性发挥的余地。要充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使每一堂美术课都成为一次创造活动,使每一张作业都富有个性、成为自我表现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导向切不可呆板教条,要引导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大胆创新。对较好的创意萌芽,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思维的个性才能得以发挥。

二、激发兴趣,增强创造美的欲望

俗语说“乐此不疲”,陶行知先生也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增强其艺术表现欲和创作欲。同时,作为教师要加强示范,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录音、录像、幻灯片、影片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有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了这种欲望,创造性思维便极易随之萌发。                          例如:上人教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十二课《小鸟的家》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音响效果配合教学,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听音乐,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出现了百鸟的欢快的叫声,课堂上的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说这是黄鹂鸟的叫声;有的说那是喜鹊的叫声等等,这时我及时运用课件出示小鸟在林中飞来飞去的画面来,同学们见到各种各样的小鸟,真是高兴极了。情不自禁的说:“啊!小鸟太漂亮了”。我抓住这一时机,马上提问学生,这么多美丽的小鸟,它们的家一定很漂亮吧,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吗?学生的思维立即被引到小鸟的家课题上来,教师让学生知道小鸟是以树为家,为树捉虫除害、传播树种,是人类的朋友。以此对学生进行爱鸟教育。紧接   着让学生谈谈小鸟是怎样造窝的?学生谈后,老师给予总结性发言,并介绍几种有趣的鸟巢,让学生用基本形概括出鸟巢的形状——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演示,如何运用彩色线条表现鸟巢,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作业形象生动、活泼自然,富有创造性。

三、诱发想象,发挥创造性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其中“解放儿童的头脑”,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撕掉精神的裹布头,能想、会想、想得通、想得远。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

可见发展想象力是很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创造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集中体现,但它离不开想象力的支持,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作品就缺乏学生自己的特色。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想象,学生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想象是学生思维的翅膀。学生一旦张开想象的翅膀,便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在形象思维的天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无从谈起。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环境,让他们多想象、多参与。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十五课《乘着大象》的拓展课《乘着小鸟》时,我先启发学生:有一只小鸟在天上飞,(教师头戴小鸟头饰模仿小鸟在空中飞的动作,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课堂气氛开始活跃,学生的注意力被老师漂亮的头饰和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吸引了。教师说:“同学们,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在空中飞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想!”教师高兴地说:“好!现在我们就来飞一飞。请大家坐好了,伸出双手抓好了,闭上眼睛飞起来。”教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并朗读:“在蓝蓝的天空中,阳光灿烂,我乘着小鸟在空中飞。飞过高山,飞过草地,看到了家乡的新面貌,有高楼大厦,有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还有……”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都急不可待地想表现自己。教师抓住学生的表现心理,鼓励学生按顺序接着发挥想象,说出自己飞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待多数学生一一说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后,教师让学生慢慢地睁开眼睛,问:“刚才你真的飞起来了吗?”学生回答:“是想象自己飞起来了。”

四、加强指导,培养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并非毫无约束的自由发展,创造力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及学生的不断努力。就指导而言,只要让学生掌握创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那么,以下简介几种方法:

1)仿生法:仿生法是运用仿生学的原理,模仿大自然中生物的形态和属性,创造出我们生活中的物品,这时的物品具有该物品和动物的两种特征,诞生了。如燕尾服就是模仿小燕子的尾巴而创造的衣服。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十六课《二十二世纪的建筑》时,在我的启发,指导下,学生运用仿生法创作出“蘑菇房子”、“蜗牛房子”,“西瓜房子”等等。

2)添加法:添加法是在原有物象上面增加某些零件和功能及图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物体形象。使人目一新,别开生面。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十四课《我设计的自行车》时,学生就以丰富的想力,很好地运用添加法创作出“未来的自行车”,有的可以水陆两用,有的还是太阳能的自行车呢……方法还有嫁接法,重组法等等。只有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思维的源泉,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我们应该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解放学生。善于启发和诱导,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个性、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地潜能与特长,用学生自己地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去缔造辉煌的人生。

 

                                                                  (美术组转)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