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平台>理论学习> 详细内容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方式

发布时间:2016-05-2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们的课堂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次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综合实践活动”,引向在开放情境中探索,引向从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掌握知识。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面对课堂教学的改革,面对实践过程中的困惑,我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让数学课“兴趣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了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学时,我常常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许多,如猜谜、儿歌、对口令、涂一涂、拼一拼游戏及多媒体课件等。

     二、生生互动,交流合作,让数学课“实践化”。

    生生互动,交流合作是本次课改的重要目标。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具有实践性呢?

    1、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学,自己主动地发现一些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或得出有关结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并参与到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去。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操作感知,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发现探索知识的形成,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还体现了数学课的实践性。

    2、交流合作交流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把别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同时又可以重新组建自己的创造想法。交流中与伙伴合作,既可以在集体中得出智慧,同时又培养了团结精神和表达能力。有这样一句话:“人只有在集体中成才,才会使自己变得更有智慧。”可见交流合作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我采用交流合作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总结规律。

    3、游戏中巩固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一大特点。为了让学生在乐中学,我们应多设计一些游戏,把教学内容融进游戏中巩固,充分体现数学课的实践性。如:堂上进行计算练习的时候,我常常设计成多种游戏来进行:抢红旗、贴花朵、跳格子、摘苹果、送情报、开火车等,充分体现实践中快乐地学习知识。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课“思维化”。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创新。这里的“疑问”,就是问题。可以这样说,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创新。那么教师在课堂中怎样使数学课“思维化”呢?

     1、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紧张心理,注意提高学生提问的兴趣,激发提问欲望,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不管好与差都要鼓励。

     2、创设提问的空间。教师设置一定生活情境或游戏、故事等形式,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而提、而学。

     3、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学生提问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做示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从而使学生跟老师从敢提问到善提问题。

     4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可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并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有时是多样的。

四、运用生活,学习数学,让数学课“生活化”。

     所谓数学课“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如何使数学课“生活化”呢?

     1、借助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并设计生活情境,感知知识。如:在“认识更大的数”中,第一次让学生看“生活中数人民币”的过程,从而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第二次通过卖轿车活动,引出“百万”、“千万”、“亿”的计数单位。

     2、利用生活空间,运用数学知识。如学习“生活中的负数”,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3、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植树问题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裁一张纸,6秒钟能裁4条,照这样要裁出12条纸,要用几秒钟?”有的学生马上反应“12÷4×6=18(秒),我没有马上说对错与否,我先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再安排学生实际裁一裁,发现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从而体现数学课生活化。

五、学习数学,渗透思想,让数学课“情感化”。

   数学课是一门艺术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思想情感化。在学习数学中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培养审美意识、积极向上的精神、公正评价的观念等。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有一题是关于“非典”时期北京5月新增“非典”病人情况统计图,不仅要会看统计图,还要让学生关注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了解国家发生的事情,并让他们体会到在反映社会的一些问题上,运用数据统计的方便。

    总之,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要时时处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我们的教学,实现小学生数学能力长远的发展。

 

 

 

 

 

 

 

 

 

 

 

 

 

 

 

 

 

 

 

转变教师角色18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先使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角色必须彻底转变。笔者认为,教师的角色变化应该体现在:

   1、要和学生平等合作。深圳市黄爱华老师在上“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时,将课堂向课前延伸,让学生找一个实际应用的百分数,并带入课堂研究。学生汇报之后,黄老师以平等的语气与学生商量:“你们手中有百分数,我也找来几个百分数,先研究我的,再研究你们的,行吗?”而且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到实处:“每人在你找到的百分数中选一个,说一说是谁跟谁比的结果?”教师由“平等中的首席”退隐为“平等中的末席”,只在适当的时候设疑、引导、点评,为学生的精彩互动创设了广阔的平台;

   2、要谦虚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课堂上,教师认真而又谦虚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调控课堂,教师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捕捉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收集的信息不仅是正确的,更绝的是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甚至诱发学生的错误,老师顺着学生的思维,故意重复学生的话,让学生自己发现漏洞,逐步加以完善,形成正确的概念;

3、要真诚地赏识学生。真诚赏识学生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生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也有得到老师和同学赞扬的心理愿望。教师以赞扬、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和促进;

4、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教学中,我们更应重视观察、研究学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生,与学生沟通,即使发现学生的兴趣和问题,不要把学生看作无知的、被动的受控者,须知学生都是有感情、有自己独特个性的鲜活的生命,一方面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等待,善于等待。等待是策略,尊重是艺术。对待学生,必须用耐心和热情等待,耐心期待学生的觉悟,对学生充满等待的教师,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燥,能用从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学生不苛责、不失望、不冷漠、不悲观,但等待不是消极的坐观,而是用发展的眼光肯定学生的潜力,用积极的态度和耐心帮助学生。

   5、要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自主评价提供空间;

   6、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要关注个别差异,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的状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8、要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

   9、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活动或与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合作,平等交流,获得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0、要注意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与矫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因势利导,尽量发动学生的聪明才智,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11、要目标明确,且符合学生的实际。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学生明确他们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稳定下来,就会围绕目标展开思维。教学时教师要及时出示教学目标,学生懂得,学会这些知识就能将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顺利解决。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在需要、动机、目标的召唤下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12、要有准确、严谨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13、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与学生彼此沟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14、要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前面,从而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15、要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触及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激活思维;

16、要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17、要创设竞争机制。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游戏等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方法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而且更使学生产生竞争感,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

18、要切实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舞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从师学习的人,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动性、活生生的人,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授知识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学,在于点燃火把让其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舞台,授课过程中,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于学习中的“障碍”急需扫除之时,教师要组织全班学生,通过默读、思考、讨论、有感情的朗读、查阅资料等方法去清除,也可利用投影、录象、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显现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拐棍、是向导,处于点播、引导的地位。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使学生“自食其力、自得其果”。

    总之,只有教师的角色彻底转变,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