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一年级数学)
蔡宏圣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
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
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低等存在规模方面的属性,都是用量来表示的。对量进行测量,也就意味着从数学的角度把握、认识事物。翻开数学史可以看到,我们人类先辈对数学的第一需求是量的度量。例如,古人为生存要记录部落住地到可供衣食的动物群间的方位和距离,从事农业生产要进行土地测量以及把握节气,为进行物物交换要统一不同部落间的度量标准,等等。这些史实清楚地表明了,测量的数学实践活动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即使是现在,在儿童们的生活中,量与计量也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年龄增长,身高变高了,体重变重了;横穿马路,要估计汽车行来的时间;购学习用品要使用人民币;等等。因此,量与计量的教学完全可以也应该跳出单位换算的框框,组织学生动手测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把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到,为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需要学习量与计量的知识。量与计量的教学如果定位于此,那也就获得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二、相应的教学策略。
1、再现探索过程,挖掘创造潜能。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我们应看到,教材不仅呈现了人类文明的成果,而且也呈现了人类认识不断创新的实践活动过程。教学不应当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也应当是与此相关的人类创新过程的揭示、再现,继而给学生有所启迪的过程,这该是创新教学的精髓所在。拿“时分秒的认识”教学来说,有位教师这样组织:
(1)、体会量的存在。先组织学生进行两组时间长短明显的口算,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到时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依附于某个过程,我们就能感觉到时间的存在,就能判断时间的长短。
(2)、探究量的计量。播放两段保护环境的录像,请学生辨别时间的长短,创设凭感觉难以判断时间长短的情镜,激发学生探究计量时间的方法。之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探究计量方法。有的小组用数数计时(数一下就是一个单位),有的小组用拍手计时(拍一下就是一个单位)……
(3)、领悟计量的统一。学生们发现了计时的方法,无比兴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播放两段长短不一的录像,要求各小组用自己的方法计时,尔后组织小组间交流。由于各小组用的计时单位不同,学生间在交流中产生了争论。在此基础上,引出了“时分秒的认识”。
上述教例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经历了诸多困惑,而且这种困惑正是人类认识史上数学思想困惑的逻辑“重现”。任何一个量的计量都有着类似的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极其朴素的,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难懂。因此,好的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历史过程,学生在困惑面前,自主地进行着已有知识经验的检索,独立地探索解决新问题。学生在解惑后得到的是思想上的洗礼,而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积累,他们享受着数学创造的快乐,在知、情、意多方面得到了发展。
2、加强实践活动,重建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对于量与计量的教学改革来说尤为重要。学生学习量与计量的知识,不是要识记国际计量局颁布的任何术语和专业名称,而是要建构量的现实意义。对小学生来说,认识“米就是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过的距离”有何意义?因此,实践应成为学生学习量与计量知识的最主要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量在生活中的存在,认识量的实际意义。例如,教学“克的初步认识”,在揭示“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后,可以组织学生借助天平开展两层次的实践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研究“1克有多重?”。
1克的重量
黄 豆 大 米 图 钉
大约( )粒 大约( )粒 大约( )只
你们组还认为,称什么物品也可以用克做单位。把物品名称填在研究报告的空白处,再称一称多少这样的物品大约重1克。
(2)、下面的学习用品分别重多少克?先掂一掂估计重多少,再称一称,看谁估计得比较准。
1枝铅笔 1块橡皮 1本数学练习本
通过这样的实践性学习,“1克”的抽象概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被赋予了鲜明的现实意义,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清晰的“1克”的重量感。有了这样的重量感作基础,当学生掂未知重量的物体时,就能据此作出推断,估计物体的重量。而在原有的量与计量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只知道“1千克=1000克”。无疑,前者更具有发展的持续性。
3、培养估测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在21世纪,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渗透到人类事务的方方面面,一个没有数学素养的人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而有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应在日常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间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我们很难相象,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带着某种测量工具,以便解决随机碰到的量的计量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应成为量与计量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1)、赋予测量标准清晰的实际意义。估测是对实物与测量标准间的近似关系作出判断的过程。要使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比较接近,估测者在头脑中必须不断地将被估测实物与测量标准相类比,不断地修正、尝试,直至认知结构出现平衡。类比活动的顺利与否,与估测者头脑里累积的测量标准清晰与否密切相关。这启示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将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建构测量标准的实际意义,使估测有清晰的可类比标准。
(2)、鼓励学生经常估测。如同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学生的估测能力也只有在经常性的估测实践中得到发展。更何况估测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主要的是一种良好的意识和习惯。估测活动理应贯穿于学生学习量与计量知识的始终。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主要进行以下的估测活动:
a、实物与标准间的估计,即将实物与测量标准间进行类比。例如,线段约长多少厘米,一个苹果约重多少克,一堆物体约占多少空间,等等。
b、实物与实物间的估计。例如,根据自己的身高估计桌子的高矮、衣服的肥胖,根据一堆物体估计盛放容器的大小,根据房间估计所需瓷砖的多少,根据所带的钱币估计购买物品的多少,估计哪根绳可以作跳绳用,估计下课还有多少时间,等等。无疑,这种估计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也更具有问题解决的味道。
(3)、开展专题性的估测活动。学生估测能力的提高需要掌握一些估测的策略,而开展专题性的估测活动,有利于学生累积经验,习得策略。例如,估测操场上有多少同学在进行课外活动,要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可以尝试着将操场上的同学分成10人一组(或20人、30人一组)去估测,也可以根据单位面积里的同学数去估测。又如,估测“全国每人节约开支粒米,13亿粒是多少”,可以根据1克米有多少粒去推算13亿粒米有多重,也可以根据1立方厘米米有多少粒去推算13亿粒米占多少空间。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估测没有正确、错误之分,只有误差大小之说,因此,不应责备学生的估测与实际结果相差悬殊,而应组织学生检查他们最初的估测过程,引导他们作出调整,利用反馈改进估测,逐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4)、多组织交流活动。正因为估测是一种介于推理与猜想之间的心理活动,所以,估测的过程是不确定的,其结果是不唯一的,学生的估测策略是多样的。我们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增强估测意识。
(一年级部)
用户登录